目前分類:餐飲店家 (27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餐飲店家名稱:
    東石 60 年老店蚵嗲  

店家簡述:
    東石巍峨聳立的先天宮廟前蚵嗲攤,從創業的吳左營、洪難,經第二代的吳新德、吳黃含笑,到第三代的吳振祥、高如嫻,已走過悠悠 1 甲子的歲月,東石人幾乎都吃過這攤的蚵嗲,甚至有人家已吃了 4 代。第一代創業時,是在家炸好蚵嗲,裝在保麗龍盒保溫,推到魚市場販賣,後移到舊市仔內,1990 年代第二代遷回住家現址販賣,2000 年代第三代克紹箕裘,完全依祖傳方法製作。裹粉是麵粉、豆粉調配的,餡料為:高麗菜、韭菜、薑、蚵仔。蚵嗲早年又叫「苦仔嗲」,但高如嫻表示,她聽公公吳新德跟她說過,古早蚵嗲煎尚未發明之前,將裹粉、菜、蚵仔放進俗稱觳仔 (khok-á) 的洋鐵罐內,再下鍋油炸,炸起來的蚵嗲就叫「觳仔嗲」,後來「觳仔嗲」音轉成「苦仔嗲」。除賣蚵嗲外,60 年老店蚵嗲的蚵仔麵線及蚵仔料理值得推薦。蚵仔麵線採餐廳的煮法,即現炒,不勾芡,也就是說客人點食時,一位客人炒一次,較...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餐飲店家名稱:
    三家村陽春麵  

店家簡述:
    「三家村陽春麵」是三家村附近唯一的麵攤,已經營有 40 年的歷史,三家村人從小吃到當阿公了都還會來吃。老闆孔繼俊 (1934 年生 ) 原為職業軍人,太太去世後,為撫養 3 個孩子,於是提早退伍,開設麵攤賣陽春麵貼補家用。媳婦侯麗雲 (1966 年生 ) 嫁進來後,先幫忙打雜、見習,半年後熟悉烹煮秘訣後,便接手經營,孔繼俊每天仍會到賣場幫忙。三家村陽春麵的作法分 3 個步驟。首先是製作佐料:豆干搓籤,剁碎,加豬油炒酥,備用。其次是熬高湯:豬大骨長時間熬煮,備用。最後下麵煮熟。客人點食時,先舀佐料在碗裡,加入大骨高湯,再加進麵條,上桌。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餐飲店家名稱:
    新塭水煎包  

店家簡述:
    蔡新祈 (1951 年生 ) 以養殖為業,太太黃麗嬌 (1953 年生 ) 則在成衣加工廠工作,1986 年黃麗嬌辭掉成衣加工廠的工作,以便照顧就讀國小的孩子,以免孩子放學回來到處遊蕩;為貼補家用,亟思發展家庭副業,因胞妹曾參加社區烹飪活動,於是黃麗嬌便向胞妹學得包子、饅頭的製作,便在自家設攤販賣水煎包,不久又加賣蛋餅及煎餃。創業初始,水煎包是包高麗菜、肉燥和蔥酥;有一年,庄廟嘉應廟建醮,全村人都要吃素,葷的水煎包不能吃,於是改為只包菜的水煎包,一直延續到現在。由於水煎包製作費工,母親蘇雪雲 (1930 年生 )會幫忙包,父親蔡登選 (1930 年生 )則幫忙煎。袖珍型的水煎包,每天定量只做 120 粒,賣完就不再製作,向隅者明日請早,這是新塭水煎包的堅持。新塭水煎包的外皮為:麵粉,內餡為:高麗菜、紅蘿蔔。其做法為:前一晚將高麗菜、紅蘿蔔加調味料拌勻,備用;麵粉加適量水...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餐飲店家名稱:
    過溝米苔目  

店家簡述:
    清晨天才濛濛亮,埕院就擠滿購買的群眾,待人潮稍退,用推車推到廟口,也總在 1 個小時內售完,打烊時還不到早上 8 點,這便是「過溝米苔目」的傳奇。「過溝米苔目」創設人莊錦華(1938 年生),因兒子不幸往生,媳婦余亮瑩(阿月仔)要出外工作,莊錦華帶著三個年幼孫子兼製作碗粿販賣,補貼家用,後來其妹傳授她製作米苔目要訣,而改賣米苔目。莊錦華最先挑著鉛桶沿街叫賣,後來改為推車,最後才定點在廟口販售。2010 年,莊錦華年紀大,而由媳婦余亮瑩(阿月仔)接手經營,也定點在廟口販售,續寫「過溝米苔目」傳奇。米苔目的製作相當費工夫。前一晚,就要將在來米(純籼糯米)泡浸 5 個小時,清晨 2 點多起床,以磨米機磨成米漿,留少部分勾芡用外,其餘倒進大灶鼎上以手工攪炒到乾為止,加麵粉、地瓜粉在攪拌機中攪拌均勻,即為粿切,備用。將蔥頭爆香,加蝦米、蔥頭酥、五香等再爆香,起鍋備用。在鼎中注水煮...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餐飲店家名稱:
    布袋停看吃蚵仔包  

店家簡述:
    聽過蚵仔包的人不多,吃過的人更少,儘管它已被研發 20 年了。吃過蚵嗲,也吃過蚵仔煎的人很多,但很少人會把蚵嗲、蚵仔煎與蚵仔包聯想在一起,其實蚵仔包就是蚵嗲與蚵仔煎的綜合,而研發的人就是布袋「停看聽蚵仔包」的老闆林武雄。林武雄(1967 年生),原以養殖業維生,因收入不固定,為要養家活口,在朋友鼓勵下出來做生意,他不想跟別人賣一樣的東西,而特殊的東西就要自己研發。他想到從小吃到大的蚵嗲與蚵仔煎,試著把它們結合在一起,而有蚵仔包的構想,等試做有點模樣後,便開始在夜市場擺攤販賣,並根據客人的反映與建議,邊賣邊改良,蚵仔包從原來很大粒,大粒到小孩甚至客人吃不完,改良成今日的樣貌。蚵仔包的外皮是以麵粉自行研發特製的,其餡料是:韭菜、冬粉、蚵仔、蛋。其作法是:冬粉先炒過,再與韭菜拌勻備用;將麵皮置於碗上,放入拌勻的韭菜、冬粉,把蚵仔放在韭菜、冬粉的中間,打蛋,包起來,拉合處固定,...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餐飲店家名稱:
    布袋三多傳統豆花  

店家簡述:
    從北部返鄉,待業中的張志明,吃過朴子的豆花後,決定以豆花作為事業的第二春,於是向朴子師傅習得豆花製作要訣後,開始豆花的販賣生涯。他組裝三輪車,載著自製的手工傳統豆花,到內田、大寮、新塭、後壁寮、虎尾寮、郭岑寮、新店、北港仔...等村落沿街叫賣,後來才在布袋市場口定點販賣。張志銘一直只賣傳統白豆花及花生豆花,有時,白豆花會加進豆漿,另有一番滋味。當大家已習慣到菜市場口吃碗豆花的生活樂趣時,張志明卻於 1989 年重回臺北職場打拚,張志明製作的豆花成為布袋人懷念的味道,常有人問其家人,何時可以吃到傳統手工豆花﹖直到 2012 年兒子張震懿才又重新開張,並研發增售綠豆、紅豆、粉圓等口味,販售地點改在統聯客運布袋總站,現在則由孫媳婦彭鈺旻掛牌「三多傳統豆花」在自家住宅前販賣。花生豆花是張志銘創業時的招牌,較特殊的是,花生煮熟後,以米篩手工取花生仁,至今仍保持該項傳統。糖水仍以二...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餐飲店家名稱:
    黑皮酥皮肉圓  

店家簡述:
    食用點心、小吃、美食,用筷子,用竹籤,用湯匙,但食用黑皮酥皮肉圓卻必須使用刀叉,以西洋刀叉食用本土特色小吃,吃法創新外,內餡及製法也別於傳統肉圓,這是個創意十足的店。黑皮酥皮肉圓餡料有:前豬腿肉、干貝、蝦仁、芋頭、香菇、滷蛋、雞肉絲等 7 種,炸粉為:地瓜粉、在來粉。其作法是:大冰淇淋杓用地瓜粉抹底,裝上前豬腿肉、干貝、蝦仁、芋頭、香菇、滷蛋、雞肉絲等 7 種餡料,倒出,球狀上面再抹地瓜粉,蒸熟,備用。客人點食時,再抹上在來粉,下鍋油炸至肉圓凸起,呈金黃色,撈起,裝盤,上桌。星期假日客人多時,鍋中一直保持有肉圓,以便隨叫隨起鍋裝盤上桌。繁複的食材,繁複的製作過程,卻源自傳統肉圓,加上創意與巧思。游志豪的母親董美雪,原在朴子開設海產店時,就販售有肉圓。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及嘉義縣政府推在地食材料理時,而將傳統肉圓加入海鮮元素,而研發成酥皮肉圓,立刻叫好又叫座,至今贏...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餐飲店家名稱:
    過溝豆花  

店家簡述:
    過溝豆花是一家呷好逗相報的豆花店,顧客來自全臺各地,賣場卻設在遠離過溝市中心的偏遠住家,但住在巷仔內的人 ( 內行人 ) 都知道,也都找得到這家純手工製作、傳統古早味的豆花店。這是一家有口碑、「巷仔內的店」。老闆陳天進 (1943 年生 ) 原是個農夫,耕作少量的田,曾開過洗衣店,鄉下人衣物送洗者少,婚後為家計,改賣豆花,從磨豆到製成軟綿綿、香噴噴的豆花,全都以傳統手工製作,自製自銷,真材實料,口味道地,贏得口碑。過溝豆花原本只有傳統口味及土豆 ( 花生 ) 口味,傳到第二代陳昆銘 (1975年 ) 手中,才又加入綠豆、紅豆兩種口味,卻各有千秋。土豆口味,採用北港土豆,可吃到整粒土豆,綿密且入口即化;綠豆口味,整粒的綠豆,不會肉殼分散,鬆軟可口,不會有硬殼的感覺;紅豆口味,也是整粒的紅豆,不會肉殼分散,爛熟、鬆軟好滋味。至於糖水,是用二砂,以慢火熬煮 6 個小時製成,讓...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餐飲店家名稱:
    布袋古早味蚵嗲  

店家簡述:
    「布袋古早味蚵嗲」雖然是一個不甚起眼的小攤,沒有門牌,也沒有電話,卻是布袋漁港遊客最常光顧的攤位,因為,這是個貼心的蚵嗲攤。蚵嗲一般是裝盤切塊食用,但對於沒有時間坐下來食用,或搭乘遊覽車的顧客,就算切塊裝紙袋,吃起來也是極為不便,老闆娘貼心地想出蚵仔捲的點子,相同的食材及炸粉,製作成長條狀,再加 1 枝竹籤,油炸起來口感與蚵嗲相同,握著竹籤,邊走邊吃,或在車上吃,方便又不沾手。相同的理念,原本一顆一顆的蚵仔酥,也製成長條形加竹籤,其他如蝦仔捲、鱈魚捲、花枝丸、韭菜捲等也都串有竹籤,一個小小的貼心,卻讓小攤位成就大買賣,每天顧客川流不息,因此,老闆娘一早整完攤顧客尚未上門前,便開始動手油炸各類炸物,堆滿炸鍋上的欄架,以備隨時湧到的顧客,或整車的遊客。布袋「古早味」蚵嗲,炸粉是豆粉拌米漿,以米漿取代麵粉,讓蚵嗲的皮更為酥脆,而餡料除蚵、高麗菜、韭菜外,還加上薑末。蚵嗲原本是...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餐飲店家名稱:
    東石水煎包  

店家簡述:
    坐落在「166」、「168」道路交叉口的東石農會前路旁,人來人往充滿活力,幾個小吃攤相中這裡的商機,紛紛設攤開賣,呂漢雄 (1958 年生 ) 的水煎包攤便是其中之一。呂漢雄為了生計,每天下午來此設攤販賣水煎包,是東石地區知名的點心攤。東石水煎包的粉是中筋麵粉,內餡有豬肉、高麗菜、冬粉、紅蘿蔔、韭菜。其作法是:豬肉加豆油下鍋滷熟,起鍋備用。高麗菜、紅蘿蔔、韭菜切好,滷好的豬肉、冬粉拌勻備用。來到賣場後,麵粉加水揉搓成條狀,捏小塊壓平包料,即為煎包。平底鍋下少許油,放進煎包,淋上粉水,煎赤後翻面再煎赤,前後約 10 分鐘,起鍋備用。客人購買時,裝袋外帶。除內餡必須在家先行炒製外,其餘都在攤上現做、現煎、現賣,當天做當天賣,賣完為止,新鮮吃得到看得到,讓東石水煎包甚獲好評。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餐飲店家名稱:
    新塭蚵嗲  

店家簡述:
    「新塭蚵嗲」從日治末周水河創攤至今,已傳到第三代,走過 80 多年的歲月,已然是新塭人鄉愁的所在。旅外鄉親返鄉,必定來吃,返鄉而沒吃新塭蚵嗲,就像沒回新塭一樣。蔡崇吉 (1956 年生 ) 的祖父周水河是布袋鹽場的僱曬鹽工,在雨季或冬天曬鹽的空窗期,為貼補家用,在嘉應廟口擺攤炸蚵嗲。蚵嗲昔時叫「苦仔嗲」,一則韭菜的比例較高,再則當時人喜歡把蚵嗲炸得酥黑,吃起來苦苦的,故名。新塭人喜歡豬肉為餡的肉嗲,勝於以蚵仔為餡的蚵嗲,因此,店招雖名「新塭蚵嗲」,實則以肉嗲為主。日治時期沒有豬肉,因此,有海豚時炸海豚肉,有烏魚時炸烏魚肉,隨季節而更換。蔡崇吉的父親蔡煥男 (1923 年生 ) 也是鹽工,在併曬政策下失去工作,而承接嘉應廟廟口的蚵嗲攤。1980 年代,蕭玉蘭嫁入後,又接手公公的蚵嗲攤,成為「新塭蚵嗲」的第三代傳人。「新塭蚵嗲」的炸粉是:米漿、黃豆粉;內餡是:高麗菜、韭菜、...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餐飲店家名稱:
    東石老饕蚵仔煎  

店家簡述:
    陳家綉離開職場後,在考慮再創事業第二春時,想到東石是蚵仔的盛產地,食材新鮮,又取得容易,而打算以蚵仔為料理,至於蚵仔的哪一種料理呢﹖她看上了老少咸宜,便宜又好吃的蚵仔煎,於是以「老饕蚵仔煎」為店招,在東石街上掛牌經營。老饕蚵仔煎的粉,是專賣店調好送過來的,其料有:蚵仔、小白菜、雞蛋。其作法是:先打蛋在平底鍋,加上蚵仔、小白菜後,再淋上粉水,煎赤,翻面再煎赤,即可起鍋,裝盤,上桌。「老饕」講究衛生、健康,不好的不用,如坊間豆芽菜大多泡藥速成,因此,蚵仔煎不放豆芽菜。蚵仔煎外,哇沙米燙蚵值得品嘗。新鮮蚵仔汆燙,起鍋裝盤,上桌,蘸沾醬吃,新鮮、簡單又好吃。沾醬是以水果醋、哇沙米、蒜泥、薑末自家調配,與鮮蚵,真是絕配。此外,還有雞肉絲飯,銷路超好。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餐飲店家名稱:
    東石阿春小吃福袋蚵仔包  

店家簡述:
    蚵仔包稱「福袋」,除了餡料不同、炸程不同,最主要是包裹方式不同, 讓「東石阿春小吃」的蚵仔包有個「福袋」的吉祥名稱,還有顧客另取「有顆 (蚵)福氣」的喜氣名字。福袋蚵仔包的餡料有高麗菜、韭菜、薑、小蝦米、冬粉、蚵和生全蛋,其製作過程是:高麗菜、韭菜切碎脫水、薑剁末去水,然後加入小蝦米、冬粉及自製調味料拌勻備用,顧客點食時,將麵皮鋪在碗上,裝上餡料、蚵,再打一粒生全蛋,包裹成圓形,頂端旋轉如湯包餡口束住,蚵仔包而稱「福袋」,就在此造型,由於蚵仔包圓袋餡口已束住,因此直接下油鍋油炸,不必像一般扁的蚵仔包要多一道平底鍋略煎,以防餡裂開口。「福袋蚵仔包」在油鍋炸熟後,即可起鍋切塊上桌,沾醬食用。因為油鍋是溫控,所以外皮金黃酥脆,內餡青翠熟軟,一口咬下去,菜香蚵香盈口,有幸福的滋味。由於餡口麵皮凸起,顧客可以直接手持食用,有海口人的粗曠; 至於凸起餡口麵皮稍硬,有顧客不吃,但卻有...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餐飲店家名稱:
    新塭冷凍豆花  

店家簡述:
    廟口常是攤販集中地,新塭嘉應廟口也不例外,但不設在廟口前,而在入口的大牌樓下,「新塭冷凍豆花」便是其中之一。老闆王文振的胞兄在 1995 年在高雄開設豆花店,2004 年王文振到高雄向胞兄學習豆花製作後,回到新塭嘉應廟牌樓下設攤販售,除傳統純豆花外,還有土豆、綠豆、紅豆、薏仁等口味。新塭冷凍豆花強調養生,豆花當天清晨手工製作,不加防腐劑,黃豆進口自加拿大,非基因改造,有進口證明書;紅豆、綠豆、薏仁都是當天熬煮,都是臺灣生產,都附有農藥檢驗合格書。糖水用臺糖砂糖長時間熬煮而成。王文振的冷凍豆花不必加碎冰,便冰涼爽口,因為豆花攤本身便是一個大冰箱,這是王文振販賣豆花多年的經驗成果。除賣豆花外,「新塭凍豆花」還賣綠豆湯、薏仁湯、紅茶等。豆花使用臺糖二砂,綠豆湯及薏仁湯則使用臺糖特砂。紅茶的茶葉,與茶農訂有契約,成本稍高,卻是品質的保證。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餐飲店家名稱:
    京品茶與咖啡農場  

店家簡述:
    無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餐飲店家名稱:
    湘泉民宿  

店家簡述:
    遊客們上阿里山若不走台18線阿里山公路,那麼159甲線就是另一種方便的選擇,但沿路上因自然風光明媚、地大人少,使得理想用餐地點不多,如果車程進入光華,湘泉民宿老闆娘那一手好廚藝絕對是遊客們感受媽媽料理不可錯過的最佳地點。湘泉民宿除了提供民宿服務外,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老闆娘善於烹飪的技巧,加上民宿周邊優雅環境的陪襯,讓湘泉每到夜幕低垂的用餐時刻,就會幻化成月光流域上的美食雅境,不論在室內、室外,品嚐精彩手藝、聽著蟲鳴鳥叫,讓基本的吃飯都成了一種最愉悅的生活享受。老闆娘最拿手的是她不告訴別人的秘方:烤醃山豬肉,烤熟後再切成薄片,搭配阿里山特有的山葵粉,簡直就是人間極品,更令人好奇深山之中竟有如此美味。另外,用當地野菜為材料的破布子炒山蘇簡直下飯極了,小魚干和花生一起下鍋大火快炒,香氣四溢讓人食指大動,遊客們可以坐在湘泉木屋外的平台上用餐,或在屋內讓淙淙流水由座位下方流過,更...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餐飲店家名稱:
    九九九餐廳  

店家簡述:
    提供山產、野菜、火鍋、合菜等料理,來到店裡「炒高山雲筍」是必嚐的當地山產,筍質細脆富含纖維,加上辣椒提味,非常爽口!還有「山葵椒鹽魚片」,山葵香氣配合椒鹽鹹味,襯托出魚片外酥內軟的獨特口感!另外,餐廳最特別的是提供純手工愛玉子製成的野生愛玉飲,製程手工繁複,是客人來這兒必點的飯後甜品。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餐飲店家名稱:
    阿里山閣餐廳  

店家簡述:
    位於阿里山遊樂區入口,設在阿里山閣大飯店一樓的餐廳,早、午、晚餐都提供以阿里山多樣特產所料理出的新鮮食材。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餐飲店家名稱:
    三華生態民宿  

店家簡述:
    能夠把再普通不過的山中野菜,變化成一道道的絕佳美饌,三華生態民宿的主人王三華夫婦,就是能將巧思化成盤中藝術,而讓美食客讚嘆不已。名為金玉滿堂的百香果豆腐,還有龍飛鳳舞的龍鬚菜炒鳳梨,遊客們不只能嚐美味,還能看到主人擺盤的功夫,讓菜色全都鮮活了起來。 王三華是嘉義縣民宿發展協會理事長,以生態導覽解說、套裝行程及風味餐飲深獲遊客們的喜愛,在此處用餐,還能聽聽主人說故事,真是十分超級的享受。三華菜色以合菜服務遊客為主,要吃好吃的料理得先預約,2000元起桌的合菜豐富極了,七菜一湯不但有金豬報喜的金瓜扣肉,還有招牌的百香果豆腐,溪蝦、 溪魚酥炸,以及炒高山芥藍菜、高麗菜都是膾炙人口的美味。值得一提的是三華的用水全都來自四天王山的保護林區,完成無污染,並且達到生飲標準,還有好友專程從山下裝桶帶回家。飯後不妨可以和主人一起泡杯高山烏龍,在離天空最近的地方,品茗、談天,共享野趣。 特...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餐飲店家名稱:
    簡家黑糖  

店家簡述:
    在早期道路無法深及茶山的年代,生活必需品則必須跋山涉水向外採購,或者自行生產,黑糖則是自行生產的例子,並且經過多年經營,脫離自給自足,發展成極具特色的商品,在每年的冬季將會開始製作,並迅速銷磬,顧客多為產季前早已預約,以免產量不足,而無黑糖可買。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