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景點名稱:

&nbsp&nbsp&nbsp&nbsp大浦聚落&nbsp&nbsp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nbsp&nbsp&nbsp&nbsp東莒必備的古宅行旅 到東莒,看老房子絕對是必備的行程,除燈塔下方的福正聚落,在大埔石刻旁的大浦聚落亦值得一看。 福州語「浦」為小港灣之意,大浦聚落澳口朝南,曾經是東莒僅次於福正的第二大傳統漁村,全盛時有50多戶人家、200多位居民,港內停泊數十艘大大小小漁船,人丁興旺;附近海域早期盛產黃魚、鯧魚與帶魚,可謂天然港灣,加上聚落對面之「對面山」(又稱樓仔頂)正好可以阻擋冬季北風的入侵,故島上的居民,常依經驗法則順應季風變化改變漁作澳口,因而有「夏福正,冬大浦」的居住慣例。 自從1992年戰地解除、漁獲驟減後,人口逐漸外移,大浦聚落甚至成為一處只剩鬼神、不見人影的雜草蔓生禁地,昔日漁村榮景已成追憶;直至近十年,在有心人士與政府部落活化政策合作下,新住民與藝術家進駐,修屋築牆、活化老屋、帶動生氣,漸漸開始有居民回歸,有民宿、有遊客,讓大浦重生。 大浦東洋山遼闊景色 站在大浦聚落的岬角觀景台,這裡視野遼闊,是觀賞林坳嶼的最佳景點,沿大浦路東北行,一到靶場折向東,便接上新闢的東洋山步道,東洋山步道與北竿螺蚌山自然步道堪稱馬祖步道二絕,展現的都是壯闊的氣度。&nbsp&nbsp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nbsp&nbsp&nbsp&nbsp東莒必備的古宅行旅 到東莒,看老房子絕對是必備的行程,除燈塔下方的福正聚落,在大埔石刻旁的大浦聚落亦值得一看。 福州語「浦」為小港灣之意,大浦聚落澳口朝南,曾經是東莒僅次於福正的第二大傳統漁村,全盛時有50多戶人家、200多位居民,港內停泊數十艘大大小小漁船,人丁興旺;附近海域早期盛產黃魚、鯧魚與帶魚,可謂天然港灣,加上聚落對面之「對面山」(又稱樓仔頂)正好可以阻擋冬季北風的入侵,故島上的居民,常依經驗法則順應季風變化改變漁作澳口,因而有「夏福正,冬大浦」的居住慣例。 自從1992年戰地解除、漁獲驟減後,人口逐漸外移,大浦聚落甚至成為一處只剩鬼神、不見人影的雜草蔓生禁地,昔日漁村榮景已成追憶;直至近十年,在有心人士與政府部落活化政策合作下,新住民與藝術家進駐,修屋築牆、活化老屋、帶動生氣,漸漸開始有居民回歸,有民宿、有遊客,讓大浦重生。 大浦東洋山遼闊景色 站在大浦聚落的岬角觀景台,這裡視&nbsp&nbsp

景點服務電話:

&nbsp&nbsp&nbsp&nbsp886-836-88024&nbsp&nbsp

景點地址:

&nbsp&nbsp&nbsp&nbsp連江縣莒光鄉大浦聚落&nbsp&nbsp

郵遞區號:

&nbsp&nbsp&nbsp&nbsp211&nbsp&nbsp

開放時間:

&nbsp&nbsp&nbsp&nbsp全天&nbsp&nbsp

景點照片:




景點位置:

&nbsp&nbsp&nbsp&nbsp位置緯度:25.95182&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位置經度:119.97691&nbsp&nbsp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景點分類1:

&nbsp&nbsp&nbsp&nbsp生態類&nbsp&nbsp

景點分類2:

&nbsp&nbsp&nbsp&nbsp國家風景區類&nbsp&nbsp

景點分類3:

&nbsp&nbsp&nbsp&nbsp自然風景類&nbsp&nbsp

票價資訊:

&nbsp&nbsp&nbsp&nbsp免費&nbsp&nbsp

所屬縣市:

&nbsp&nbsp&nbsp&nbsp連江縣&nbsp&nbsp

觀光局檔案更新時間(ISO8601格式):

&nbsp&nbsp&nbsp&nbsp2020-07-23T01:10:51+08:00&nbsp&nbsp

顯名聲明:

提供機關/交通部觀光局 [2020] [觀光景點資料 2020/07/25]
此開放資料依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 (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進行公眾釋出,使用者於遵守本條款各項規定之前提下,得利用之。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http://data.gov.tw/?q=principle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12f Group 的頭像
    12f Group

    12f觀光資訊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