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景點名稱:

&nbsp&nbsp&nbsp&nbsp魚路古道&nbsp&nbsp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nbsp&nbsp&nbsp&nbsp連結大浦與大坪的歷史古道 擁有百年歷史的大浦「魚路古道」又稱「下底路」,連接大浦與大坪,在當年物力維艱的歲月裡,是大浦漁民運送漁獲到大坪販賣的重要路徑,為求溫飽,兩個聚落的居民奔走於大坪與大浦之間。如今漁業沒落了,古道一度因兩村人口外移成為廢墟,在東莒社區發展協會與東莒國小的合作下,居民合力除草、植樹,重新整理復原了古道的面目,並開闢為生態公園。 古道的生態極為豐富,各種候鳥、蝴蝶,隨著季節更迭,在每個轉角帶來驚奇,各種原生植物,在四季轉換間,為古道著上各種色彩。每年的9月,古道的紅花石蒜恣意開滿山坡小徑;10月,遊客可以大口品嚐「柘果」甜甜的乳香味;11月,一叢叢黃色的小油菊,又像是金黃的地毯。近年來,東莒社區協會也開始著手林相更新,除了原生的石蒜,也開始復育馬祖的百合及豆梨,又種上桃花、櫻花及百香果等果樹,期望為古道帶來更多樣的面貌。 魚路古道原有兩個出口,從大浦出發直走可以抵達大坪村,在曬魚場處拐個彎經過「埔座」(今發電廠周邊)可通往猛澳港,若抽空走一趟古道,可以體會先民挑擔行走其間的艱辛。&nbsp&nbsp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nbsp&nbsp&nbsp&nbsp連結大浦與大坪的歷史古道 擁有百年歷史的大浦「魚路古道」又稱「下底路」,連接大浦與大坪,在當年物力維艱的歲月裡,是大浦漁民運送漁獲到大坪販賣的重要路徑,為求溫飽,兩個聚落的居民奔走於大坪與大浦之間。如今漁業沒落了,古道一度因兩村人口外移成為廢墟,在東莒社區發展協會與東莒國小的合作下,居民合力除草、植樹,重新整理復原了古道的面目,並開闢為生態公園。 古道的生態極為豐富,各種候鳥、蝴蝶,隨著季節更迭,在每個轉角帶來驚奇,各種原生植物,在四季轉換間,為古道著上各種色彩。每年的9月,古道的紅花石蒜恣意開滿山坡小徑;10月,遊客可以大口品嚐「柘果」甜甜的乳香味;11月,一叢叢黃色的小油菊,又像是金黃的地毯。近年來,東莒社區協會也開始著手林相更新,除了原生的石蒜,也開始復育馬祖的百合及豆梨,又種上桃花、櫻花及百香果等果樹,期望為古道帶來更多樣的面貌。 魚路古道原有兩個出口,從大浦出發直走可以抵達大坪村&nbsp&nbsp

景點服務電話:

&nbsp&nbsp&nbsp&nbsp886-836-89388&nbsp&nbsp

景點地址:

&nbsp&nbsp&nbsp&nbsp連江縣莒光鄉魚路古道&nbsp&nbsp

郵遞區號:

&nbsp&nbsp&nbsp&nbsp211&nbsp&nbsp

開放時間:

&nbsp&nbsp&nbsp&nbsp全天&nbsp&nbsp

景點照片:




景點位置:

&nbsp&nbsp&nbsp&nbsp位置緯度:25.95787&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位置經度:119.97173&nbsp&nbsp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景點分類1:

&nbsp&nbsp&nbsp&nbsp生態類&nbsp&nbsp

景點分類2:

&nbsp&nbsp&nbsp&nbsp國家風景區類&nbsp&nbsp

景點分類3:

&nbsp&nbsp&nbsp&nbsp自然風景類&nbsp&nbsp

票價資訊:

&nbsp&nbsp&nbsp&nbsp免費&nbsp&nbsp

所屬縣市:

&nbsp&nbsp&nbsp&nbsp連江縣&nbsp&nbsp

觀光局檔案更新時間(ISO8601格式):

&nbsp&nbsp&nbsp&nbsp2020-07-23T01:10:51+08:00&nbsp&nbsp

顯名聲明:

提供機關/交通部觀光局 [2020] [觀光景點資料 2020/07/25]
此開放資料依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 (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進行公眾釋出,使用者於遵守本條款各項規定之前提下,得利用之。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http://data.gov.tw/?q=principle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12f Group 的頭像
    12f Group

    12f觀光資訊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