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景點名稱:

&nbsp&nbsp&nbsp&nbsp台北故事館&nbsp&nbsp

景點介紹:

&nbsp&nbsp&nbsp&nbsp  日治時期,台北大稻埕茶商,經營永裕號的陳朝駿,於1913年在台北市基隆河畔圓山地區,起建一棟英國都鐸式風格的洋樓,1914年完工,以作為他招待台灣士紳、政要以及各國茶商的聚會場所,也作為家庭成員休憩、度假及聚會所在地。陳朝駿曾任同業組合台北茶商公會會長,為當時正蓬勃的台灣茶產業重要人物之一。  這棟房子落成時,正是日治時期,當時政府為建立台灣成為政治、金融及學術教育的中心,有計劃地擴建台北市街,鋪設環城三線林蔭大道;並且引進各種歐洲建築風格,加以混合、變化,使得此時的台灣建築展現了極為繁複的特色,陳朝駿起建的這棟房子正是在這樣的時代風潮下建造的。  陳朝駿在1923年過世後房子幾經易手,經歷過多次轉變。二次世界大戰後,曾經作為前立法院院長黃國書的住宅,1979年由台北市政府進行徵購,並將此地暫時做為公園路燈管理處北區分隊駐在所,供辦公及置放器具。1987年12月正式交由台北市立美術館管理,於1990年成立「美術家聯誼中心」,1998年被指定為古蹟,調查與修復的工作先後展開。  在古蹟再利用的理念下,2003年4月19日至2015年4月18日,這棟古蹟由陳國慈女士認養並贊助成立「台北故事館」對外開放,以介紹台灣生活文化和推廣古蹟再利用為目的,透過多樣的活動和展覽讓社會大眾輕鬆的親近古蹟,讓古蹟有了新生命。  2015年5月起由財團法人郭木生文教基金會接續經營台北故事館,以食、衣、住、行、娛樂為主軸,策劃相關主題展覽及藝文活動、推廣茶文化,持續在「台北故事館」說故事。同時,結合附近社區、民眾和社會資源,一起參與維護古蹟推動文化資產保存教育,延續百年老屋的歷史。     台北故事館,為仿英國都鐸時期的半木構造建築,是台灣罕見的建築形式。建築一樓以磚造作為承重牆,入口處為愛奧尼克式門柱。二樓為木結構,利用曲線、垂直、水平的木條構成二樓牆外樹枝狀優美的壁面。歌德式塔樓與煙囪則是磚造,塔樓屋頂有弧形屋簷,採用銅瓦鋪成,銅瓦歷久產生銅綠,留下歲月痕跡。   古蹟入口上方的塔樓鑲嵌著綠、黃、紅三色的彩繪玻璃,室內有著造形優美的壁爐兩座,以及大量流行於二十世紀初,富含大自然、花草圖案的「新藝術」風格凸花磁磚和吊燈。整體室內空間配置,乃至於室外陽台、露台,均與周遭的景觀密切結合,呈現出典雅的風格。  ※介紹取自台北故事館官方網站&nbsp&nbsp

景點地址:

&nbsp&nbsp&nbsp&nbsp臺北市 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之1號&nbsp&nbsp

交通資訊:

&nbsp&nbsp&nbsp&nbsp捷運站名:淡水線圓山站步行約10分鐘,於臺北市立美術館旁公車:搭21、40、42、126、203、208、213、218、220、247、260、277、279、287、308、310、612、677、紅2、中山線、博愛公車、台北-金山、台北-三芝 至臺北市立美術館站下車。&nbsp&nbsp

開放時間:

&nbsp&nbsp&nbsp&nbsp台北故事館 10:00~17:30;週一公休。 定時導覽:每日 11:00、15:30。 故事書坊 10:00~17:30;週一公休。&nbsp&nbsp

景點照片:








景點分類1:

&nbsp&nbsp&nbsp&nbsp景點&nbsp&nbsp

景點分類2:

&nbsp&nbsp&nbsp&nbsp歷史建築&nbsp&nbsp

捷運站:

&nbsp&nbsp&nbsp&nbsp圓山&nbsp&nbsp

景點位置:

&nbsp&nbsp&nbsp&nbsp位置緯度:25.073226&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位置經度:121.524560&nbsp&nbsp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所屬縣市:

&nbsp&nbsp&nbsp&nbsp台北市&nbsp&nbsp

發表日期:

&nbsp&nbsp&nbsp&nbsp2015/10/23&nbsp&nbsp

顯名聲明:

資訊來源為「臺北市政府」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景點 歷史建築 台北市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12f Group 的頭像
    12f Group

    12f觀光資訊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