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景點 (34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景點名稱:
    恆春民謠館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恆春民謠是從庶民之間開始流傳的音樂,是一種以聲音刻劃生活經驗、歷史背景及地方色彩的豐富文化,為了使這項無形的文化資產不致凋零失傳,屏東縣政府於民國98年將恆春醫院旁的舊有宿舍闢為恆春民謠館,展出《思想起》、《四季春》、《守牛調》、《平埔調》、《五孔小調》、《楓港小調》、《牛母伴》這七種曲調的曲譜及樂器,盼為恆春民謠留下發展的根基。 恆春民謠起源於不經意的偶然。本來是一群前來恆春開墾的外地人,因為思念家鄉的親人,不禁隨口哼唱的一些歌曲,這些歌曲可能是在家鄉時所聽到的片段曲調,或者是自己隨意編出來的譜,由於旋律好聽,並且朗朗上口易於背誦,便漸漸流傳開來,包括恆春、滿州、楓港、車城等地皆能耳聞這些歌曲,因為深具地方性特質,後被稱為「恆春民謠」。 從音樂研究的角度來看,通常會依照曲調特質、產生原因及分佈區域來做分類,而恆春民謠館所展示的七首曲調,即是恆春地區的傳統民謠,其中,守牛調雖然只在滿洲流行,但由於清領時期及日據時代的滿州都隸屬於恆春,所以就將守牛調納入恆春民謠中,光復之後,因為恆春與滿州分為兩個行政區,就改稱為滿州民謠。相信來到恆春民謠館,等於對早期恆春的歷史文化與常民生活做一趟完整的巡禮。 而提起恆春民謠,最具代表性的曲調莫過於〈思想起〉,最知名的歌手就是陳達。陳達的嗓音低沉並富情感,深深唱出異地遊子的思鄉之情,雖然貧苦一生,卻未減對歌唱的熱愛,因他之故,也興起了恆春地區的民歌風潮;在陳達過世後,特別將他的故居闢為紀念館,如實呈現生前的簡樸環境,同時介紹其生平及對恆春民謠的貢獻。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貓鼻頭公園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貓鼻頭位於臺灣南端的西側岬角,正好處在臺灣海峽與巴士海峽的分界點,由於沿岸有一塊自海崖崩落的礁石,因形似一隻面海伏仆的貓,因此命名為貓鼻頭。貓鼻頭公園全區是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蝕地形,剛好面對迎風面造成海蝕作用旺盛,崩崖、海蝕礁柱、海蝕溝、海蝕洞、海蝕壺穴景觀豐富,是極佳的地形教室。從貓鼻頭遊客中心旁的人行步道來到天然觀景臺,站在居高臨下的崩崖平臺上,眼前是一幅碧天無際水無涯的景色,雖然海水同一色,但左側是巴士海峽,右邊卻是臺灣海峽,處於海之涯分界點的感覺是相當奇妙的。從這裡還可以遠眺恆春半島許多知名的秀麗景致,從平臺左前方的陸岸開始起算,依序是三臺山、南灣、大山母山、小尖山、門馬羅山、大尖山、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大灣、大圓山、小灣、船帆石、香蕉灣海岸林、砂島、鵝鸞鼻,站在貓鼻頭觀景臺,能把這些美好風光通通收進眼底,可見貓鼻頭是一處得天獨厚的賞景據點。貓鼻頭鄰近海域有黑潮暖流經過,拜黑潮流經所賜,使海溫得以維持在21℃至30℃之間,剛好適合許多海底生物在此繁生,海面下各式石珊瑚、軟珊瑚、熱帶魚、海鰻、貝蝦蟹目不暇給;冬天正好是海藻的繁殖期,加上海水溫暖,所以在清澈的水岸邊,到處可見石蓴、紅藻、馬尾藻等綠綠褐褐的藻類植物,與其他海洋生物及珊瑚礁石相襯為極富特色的海岸景觀。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耕心植物農場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耕心植物農場占地約0.7公頃的農場,經營者是一對公教退休的夫婦,種植以神秘果及嘉寶果為主,園區內的神秘果樹大,約有9年樹齡了,神秘果果實不大,但是卻有可以改變味覺的神奇效果,再酸的水果放到口中都會變得甘甜無比,目前農場除了開發原有的神秘果酵素外,更有神秘果葉所開發的養生茶包,沖泡後的口感就像明日葉般甘中帶些微苦,場主表示養生茶包飲用有生津的奇妙感受。來到農場可透過解說了解神秘果的生態和酵素的製作過程,也能體驗神秘果的神奇。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蘭花蕨鐵馬道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由九如到長治之間的蘭花蕨鐵馬道,全長7.4公里,是利用南二高屏東段高架橋下平面道路的空間,所規劃出的自行車專用道,同時也是全臺首座國道級的鐵馬專用道。由於蘭花蕨鐵馬道受到高架橋面的遮蔽,所以不必擔心日曬雨淋的問題,全程並設有自行車專用號誌,以加強騎乘時的安全性,能使車友盡情享受迎風奔騎的樂趣。而在蘭花蕨鐵馬道沿路的橋墩及空地上,還種植各式花草,譬如蝴蝶蘭、文心蘭、九重葛、鹿角蕨等,將車道打造的綠意盎然,就像一條戶外綠色廊道;除此以外,許多藝術家所精心創作的裝置藝術,也成為景觀的一部份,為蘭花蕨鐵馬道帶來不同的藝術風情。蘭花蕨鐵馬道橫跨九如、鹽埔、長治三個鄉鎮,沿途串連許多鄉間道路,只要參考沿路設置的景點指標牌,就能夠通往許多別致景物。譬如,騎到汗流雨下、口乾舌燥,想要喝杯金桔檸檬汁解解渴,就可以來逛逛檸檬運銷合作社,自己鮮榨一杯喝下口,保證清涼又止渴;喜愛鄉村景色的車友們,可以去耆老村看看養在水溝裡的錦鯉、百年歷史的閩式三合院建築還有二百年樹齡的茄苳樹;想要玩玩水的話,就到湧泉生態區,這是由地底自然湧出的地下水陸續匯集的,還可以看到溪水中不斷有地下水冒出所帶來的氣泡,是相當有趣的現象。所以,造訪蘭花蕨鐵馬道的車友們,不妨多加利用左右延伸的鄉間小路,深入體驗當地的風土民情,與純樸農村來段美麗的邂逅。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舊潮州郵局(屏東戲曲故事館)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舊潮州郵局是日治時期潮州地區的重要官署建築之一,建立年代已不可考,只知大約為1897年代。日治時期潮州地區行政地位極為重要,因為當時設置有潮州庄役場及潮州郡役所,為今日潮州鎮公所之位置,郡役所建築現僅存一小部分,其餘已拆除。當時的潮州庄役場後來變為潮洲郵局,近年來潮州郵局已另覓新址搬離這棟古建築。由於日治時期引進西方的都市計畫規劃方式,所以潮州街是屏東地區除了屏東市外,唯一有公園及神社這些都市規劃的地區,但是現今的屏東已經看不到這些神社及瘧疾研究所,因皆已被拆除。想要見證日治官署建築風貌,目前也僅剩下舊潮洲郵局這棟建築物。舊潮洲郵局的保留,不僅能瞭解歷史發展脈絡,更可以一睹潮州鎮都市發展所留下的印記,自2011年規劃作為「屏東戲曲故事館」,展現老建築物的新生命。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霧臺石板聚落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霧臺鄉是屏東縣地勢最高的鄉,海拔約1,000公尺左右,是魯凱族部落之一,向來有魯凱族聖地之稱。魯凱族擁有深妙的生活智慧與藝術文化,通常表現在石板屋、石雕、刺繡及編織工藝上,尤其是石板屋,以在地石材,經人工切鑿搭建而成,居住起來相當涼爽舒適,是魯凱族人引以為傲的建築特色。 霧臺岩板巷則是領略魯凱文化精華的最佳去處。由片狀石板鋪設成的人行步道,順著山勢逐漸爬高,並依百步蛇的行徑將魯凱文物館、天主堂、霧臺國小涵蓋在岩板巷的範圍內;人行步道的護欄特別以傳統陶壺裝飾,如果仔細看,或許會發現陶壺表面刻有百步蛇圖案及各種紋路,而不同紋路有個別的意義存在,譬如三角圖紋代表山川、橫紋代表河流、圓圈表示團結等。另外,在各通道巷口的地面上,會出現以紅黃黑白等顏色所繪成的百步蛇菱形圖案,主要用來取代斑馬線,真是很有意思的設計。 除此之外,沿途還可以看到許多百合花圖案,在魯凱族的傳說中,百合花與祖先的起源有關,所以具有神聖的地位。基本上,魯凱族女性要配戴完整的百合花飾,必須經過結婚儀式或買花禮儀,所謂完整百合花飾是同時搭配一朵紅色金鳳花。買花禮儀是指未婚女性在經濟許可下,擇日殺豬、釀酒、製作米糕,向部落頭目獻禮,就能取得戴花權,是魯凱族女性重要的生命禮儀之一。 走在巷弄間,隨目可及文化色彩濃厚的圖騰、陶壺、石板屋、石板雕像、打鐵屋、青銅工藝坊,不難感受魯凱族人在藝術創作方面所展現的高度天份與自信,同時也細細咀嚼了魯凱族藝術文化的獨到韻味。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屏東書院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西元1815年(清嘉慶20年),下淡水縣丞吳性誠為了振興地方文教風氣,與歲貢生郭萃、林夢陽等人起議興建屏東書院(又稱孔廟),雖然書院經過多次的遷移整修,但仍然維持原有的講堂、祀殿及齋舍格局,充份呈現傳統書院的空間特色,是屏東歷史悠遠的建築的古蹟,也是屏東境內唯一的書院建築。屏東書院最早起建在今日的中山公園內,共有36間齋舍,前殿設講堂,後殿奉祀文昌帝君、程子與周子等諸人;西元1895年(光緒21年),便將屏東書院改為孔廟,主祀孔子,配祀孟子、顏子、思子、曾子四大賢人,以及周子、朱子、程頤、程顥、張子五大儒者,但在缺乏經費修繕的情形下,孔廟就逐漸荒廢了。西元1937年,統治臺灣的日本人計畫將孔廟遷往他處,但在日本學者疾呼保存的建議之下,便按照書院的原貌拆遷至勝利路現址,然而遷移新址之後,曾有很長一段時間,因未積極維護,使孔廟又呈現破舊景況。直到民國66年,當時的屏東縣長延請知名建築師漢寶德先生主持修復計畫,民國68年終於使孔廟恢復當年舊觀。修建後的孔廟,庭院面積挪寬,前後殿以軒亭相連,中堂改為大成殿,後殿改為崇聖祠,附建單坡迥廊,並加築一面照壁,上書「九仞宮牆」;另外還保留四座碑記,以呈現書院的修築歷程。民國74年,屏東書院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是深具文化價值並保持完好的歷史古蹟。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海洋生物博物館位於屏東縣車城鄉,總佔地約96.81公頃,為了表現海洋樂園的氣息,不僅將主建物屋頂設計為波浪造型,還設有戶外親水廣場、一比一比例的鯨豚鯊模型,在主體設施方面,共規劃臺灣水域、珊瑚王國、世界水域三大主題館,營造身歷其境的近距離體驗,每一幕場景都喚起遊客對海底世界的奇幻想像。臺灣水域館共有十二處參觀點,以「小水滴的旅行」為主題,從滴落高山、匯集融雪開始,挾帶土礦石塊順著山勢急流而下、沖刷河床,逐漸堆積至平緩的中下游平原帶,再往水庫、河口、潮間帶,最後流入大海。不但讓人了解臺灣河川到海洋生態的多樣面貌,還特別設計可碰觸海星、海膽、海兔、螃蟹的觸摸池,可看見鯨鯊優游美姿的玻璃展示區,認識海洋生物的可愛模樣。 珊瑚王國館以「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為題,用美麗的活珊瑚及熱帶魚迎接參觀旅客,再慢慢潛行至人造海洋中的海底隧道,走在這條長達84公尺的海底隧道,一路上可以觀察到各種美麗的珊瑚礁石、熱帶魚群及聰明可愛的白鯨,還會進入到一艘沉船底部,穿梭在甲板與船艙之間,更多海底生物即一一跳入眼簾。世界水域館透過3D立體動畫、影音設備、巨型環境、實體展示海中生物等全方面的技術整合,在虛擬畫面交疊實體生物的情境中,帶領遊客參觀古代海洋、海藻森林、深海水域、極地水域四大主題場景。其中的「探索教室」特別設計化石傳奇、極地探險、海藻迷宮、超時空探查艇等互動式的有趣遊戲,啟發小朋友對海洋生物的興趣,參觀世界水域館等於走一趟數位驚異之旅。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苦伕寮公園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苦伕寮是鐵路功夫(技藝)工人休息、放置工具與上班派工的地方,鐵路局稱之為「道班工房」。林邊苦伕寮位於林邊車站北方,為鐵路局編號第129號。建於日治時期(1940年),為木造日式黑瓦建築。1945年被美軍炸彈夷平。旋即重建,一直使用到民國84年。原道班房被炸重建,迄今已有50年的歷史,樑柱、牆壁、屋瓦都有腐爛現象,成為危險建築物,遂新建水泥辦公室。苦伕寮因閒置,缺乏維護,慢慢受白蟻銹蝕腐朽。周圍環境呈髒亂荒涼的景象,無人看管。甚至成為垃圾場,病媒蚊孳生。民國88年仁和村戴新興村長,請鄉公所發函,同意仁和村認養該場所,旋獲回函敬表歡迎。幾經各項公文書往返及經費籌湊。復與樹德科技大學古蹟專家盧建銘教授、蔡文彬研究生及他的學生們研究規畫。而於90年11月25日舉行整修祭典。91年8月開始每週六、日進行工作。依古蹟重建要領於92年1月將舊建物拆除完畢,2月開始重建,10月祭謝土神,12月13日舉行落成慶典。這塊綠地為鐵路局所有,開放民眾認養維護,並闢為鐵道睦鄰公園,提供居民休閒活動場所,是鐵路局敦親睦鄰很有意義的措施。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山林自行車道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從三地門大橋,經內埔農工 - 吉貝木棉林,沿185線道 - 泰武派出所 - 萬金天主堂 - 萬金林蔭大道 - 涼山瀑布 - 內埔農工 - 原住民民族文化園區,沿途經過瑪家、泰武和來義等排灣族鄉,可以欣賞瀑布、山林和排灣族舊部落等景色。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青葉部落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祖先傳說中,青葉部落在400多年前,經過好幾次的遷徙,最後在民國65年改為青葉村。順著沿山公路185線,即可以看到以溪石和一群展翅欲飛的蝴蝶為入口的醒目意象,這就是「青葉部落」,非常特別,也非常醒目。三地門鄉青葉村是魯凱族的部落,這幾年由藝術家吾由及村民翁俊雄先生組成青年會,發動社區發展協會,積極改造部落,用祖先的故事激發力量,把自家的故事展現在房子的外牆。部落街道雖然不寬,但家家戶戶的色彩十分豐富,有的住戶是獵人世家,其住家的圍牆當然就以打獵的戰功為主,熊、山羌、野鹿等動物皆是主角。部落內一位女藝術家,打造了一扇非常醒目的蝴蝶窗,和一面蝴蝶牆。走進青葉國小,特別製作一隻蝴蝶階梯,與部落連結。巡禮了一趟青葉部落,猶如逛了一座戶外美術館,每家的圍牆都訴說著自己祖先的故事。建議您有空一定要來造訪具有濃厚藝術氣息的三地門鄉青葉村。很多人聽過魯凱族巴冷公主愛上百步蛇的淒美故事。故事中的巴冷公主的後裔,現在就住在青葉村中。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媽祖廟(慈鳳宮)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明朝永曆年間,有一位祭奉媽祖香火的出家人,從福建渡海來到阿猴(今屏東市),起初暫時將媽祖神像恭放官衙中虔拜,不過令人不解的是,只要每到半夜就會出現一道閃爍的紅光,剛開始眾人無法理解紅光的涵義,經過一段時間,終於悟出這是媽祖顯靈的現象,於是集議興建宮廟恭奉。這是慈鳳宮於1737年(清乾隆2年)起建的遠因,也是信徒間傳頌久遠的神蹟故事。慈鳳宮創建二百多年來,曾經在民國72年發生一次最嚴重的火災,因為電線走火造成前後兩殿幾乎燒毀殆盡,但是令信眾感到安心及嘖嘖稱奇的是,廟內供奉的神尊卻毫髮無傷。在遭遇這次的祝融災情後,隨即展開歷時十五年的大規模重建工程,才成為慈鳳宮現今的風貌。在懸掛「慈鳳宮」牌匾上方的屋頂,一眼就能看見裝飾的富麗堂皇的剪粘藝術,有栩栩如生的交趾陶人物及各色龍獸;正殿上方的藻井則由塗上金色的斗拱層層堆疊而成,不僅金碧輝煌,更顯得氣派非凡;而宮廟內百年以上歷史的古蹟文物也不少,像大殿裡雕紋細膩的石鼓及蟠龍石柱,懸掛殿堂的匾額及記載史事的石碑,都是清朝時代所頒留。經過重建之後的慈鳳宮,除了展現亮麗的廟庭風貌,更運用創意的思維,舉辦許多文化活動,讓人得以重新認識傳統宗教的形貌,譬如阿猴媽祖文化季、會香神駕遶境、八家將官將首比賽等,除了宣揚宗教的價值,也凝焠出更深層的文化內涵。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墾丁海水浴場(大灣)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海岸線長達千公尺的墾丁海水浴場,背倚大尖山,前臨巴士海峽,水域寬廣遼闊,水質澄澈如鏡,另有「大灣」別稱。大灣鄰近墾丁大街,大街一帶是人群主要聚合處,所以大灣自然成為遊客最常選擇的戲水地點,墾丁海水浴場的景色也沒辜負期待,對於喜歡親近海水的人來說,根本無法拒絕潔白沙灘與湛藍水色的熱情邀請。赤腳走在沙灘上,細沙柔柔軟軟的,踩起來真舒服,等一陣浪拍來,多少消解一些酷熱感;有人選擇在沙灘上做日光浴,讓太陽曬個徹底,但內心或許也在等待每一波海浪打來時的清涼;而直接跳進海裡來個海水浴是最過癮的,全身浸泡在海水中,再炙烈的陽光都不感到熱了。 墾丁海水浴場的浪況不錯,會讓熱愛衝浪的人感到技癢,當海浪一陣接一陣地捲向海岸時,岸邊的衝浪好手早已蓄勢待發,算好時間點,即拿著衝浪板朝向海裡衝,再抓準最好的浪形,或跳或滾或潛或推地穿越浪潮,然後回彎隨著海浪衝回岸邊,整個過程的完成時間雖然很短,卻讓衝浪愛好者意猶未盡,一玩再玩。 有人說藍代表憂鬱,但眼前海水正藍,卻讓遊人心情大好,海天一色或許分不清交會線,但滾滾白浪同時送來海與天的快樂情緒,誰能不被感動呢。在椰林樹影斜映的沙地,在架滿遮陽大傘或乘涼草棚的海邊,只要靜靜地躺臥在陰影遮顧下的沙灘椅,享受大自然帶來的藍色幸福,看那游泳、堆沙堡、衝浪、拾沙貝的遊客們,臉上掛著的,無一不是開心的笑容。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九棚大沙漠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海岸公路到了九棚主要是仔沙丘,前往港仔需轉接屏200線道,在頻海的山丘上可以看到一片200多公頃的廣大沙丘,當地人稱它為「台灣最大的沙漠-九棚大沙漠」,九棚溪挾帶大量的河沙,在出海口附近海域,受波浪、海流來回的搬運後堆置在河口兩側,退潮時再被強風吹上岸,堆積在高地上,形成一處近似沙漠景觀的沙丘地形。 天氣佳時,許多遊客喜歡躺在沙丘上仰望月亮跳出海面的美景,傍晚時分,於沙丘上漫步別也一番意趣。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麟洛自行車道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麟洛自行車道是一條短而美的單車路線,雖然只有3.5公里,沿路風光卻總讓人深印腦海。騎乘在寧靜的車道上,沿途不時出現綠蔭扶疏的景象,像是紅磚砌築的矮牆上,可能爬滿了馬櫻丹或九重葛,經過一段路,轉眼又是一列列的農田景色,繼續前行,一盆盆嬌豔的花朵即在風中展露丰采;而附近的開臺聖王廟、濕地公園、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也別忘了停下腳步、細心欣賞。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港口情人橋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對於與溪流比鄰而居的居民來說,「橋」是最重要的通勤設施,少了橋的通聯,進出去回之間往往曠日費時。現今的港口吊橋是多了觀光價值,不過想當初,港口村民要擁有一座聯外橋樑多麼不容易。在早期,偏遠地區的交通網絡不像現在這麼發達,住在當地的居民如果需要外出,必須徒步從沙灘一路遠繞過港口溪,若遇冬天乾雨季節,尚不需要涉水渡溪,若逢濕雨季節溪面暴漲,唯一的對外通路就會被阻斷了,不但通行不方便,還多了些許危險。為了解決對外交通的困境,滿州鄉公所便在該處興建一座通勤吊橋,直到佳鵝公路通車,另建一座雙向鋼筋水泥大橋後,吊橋才功成身退,到了民國83年,鄉公所以公共造產發展觀光,才又重新修建今日所見的港口吊橋。港口吊橋是該地最長的人行吊橋,遠遠就可以望見那紅白相間的橋身橫跨港口溪的身影,兩側溪岸也被樹群妝點的綠意盎然,「紅白綠,真美麗」,不由得這麼想。由於吊橋離出海口不遠,站上橋面就能眺見闊麗的洋灣,抬頭看天空,天是寬廣的,低頭看溪面,溪也是寬廣的,眼前所及的景象都是寬廣的,就算再多的壞心情應該早就轉眼無蹤。港口溪一帶除了景色宜人,還具有休憩娛樂功能,看看溪面上飄著舟葉片片就可得知。舟葉不是別的,其實是划行中的獨木舟,每一艘船散落溪面不同角落,各有各的前進方向,無形中把港口溪的景象襯托的更為生動。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朝林宮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朝林宮主祀中壇元帥李哪吒(俗稱太子爺),為屏東縣潮州鎮泗林里、四春里及崙東里的聯合庄頭廟,本廟與東、西、南、北等四營形成傳統閩南聚落之五營結界的方式守護著村里,因此,朝林宮除了具有傳統建築工藝文化的資產價值外,還具備村落定址與精神信仰作結界的文化特色,尤其作為三個村里的共同信仰中心,這在臺灣更屬罕見,目前已是屏東縣的縣定古蹟。根據傳說記載,朝林宮的太子爺神尊,大約兩百年前從大陸奉請來臺,由於當時的醫藥貧乏,太子爺每天扶乩起駕,開草藥方替村民治病,但因當地居民的生活也相當困苦,所以遲遲無法建廟供奉,直到有一天,太子爺降臨乩身,指示村民前往泗林里與崙東里間的溪河撿拾飄流杉木,以作為蓋廟之用,這就是朝林宮起建的由來。朝林宮前、後殿皆採燕尾式屋脊,前殿的屋脊分別作火龍珠及鯉魚吐漕的剪黏裝飾;後殿的屋脊則作雙龍與葫蘆的剪黏裝飾。在山牆部份,前殿採獅頭造型的剪黏;後殿則為琴棋書畫圖案的泥塑裝飾。在左右門罩上方的屋脊,則飾以可愛的水果與海鮮類的交趾陶。而在大殿裡的中脊部份,有鳳凰的彩繪圖案,正中央處有一個魚形的太極圖案,則是非常特殊的設計。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水底寮古厝群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水底寮自清初已見拓植,開拓此地的有陳家、梁家、趙家等家族,古厝群,即由這些家族先祖所建年代,從七、八十年代到一百餘年不等。透過古厝巡禮,我們不僅可欣賞到民間工藝的豐富性,更可發掘其時代背景、自然條件、人文環境、社會文化、構造方法、材料應用…等。讓生於斯,長於斯的後代,認識到先人,是如何在一片荒煙蔓草間,建立起自己的家園。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竹田自行車道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竹田自行車道沿著鐵路所闢建,全長約44公里,是一條可與火車並肩而行的自行車道,由西勢車站開始,沿徒經過許多觀光景點,如客家文物館、六堆忠義祠、竹田驛園,騎在單車道上偶爾還會遇到火車行經身旁,火車隆隆的聲音及因為行進吹起的陣風,讓人感到別有一番風味。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六堆忠義祠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忠義祠乃紀念六堆客家先民保鄉衛家而犧牲的烈士祠,更是六堆客家人的精神堡壘。六堆義勇軍自清康熙六十年(西元1721年)平定朱一貴事件,一直到西元1895年日本接管臺灣時的激烈抗戰,歷經174年的義勇軍民兵組織,寫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壯歷史。前堂大門對聯:「忠昭日月,義壯山河」,神龕對聯:「百粵英雄救國衛民功不朽,六堆忠義驚天動地史留芳」,壯烈精神憾動人心,忠肝義膽永垂千古。在臺灣史上也紀錄了光耀輝煌的戰績,更是代表著客家人的「忠勇」精神,也是鄉土情懷的活教材。若來到六堆旅遊的佳賓,可別忘了前來上香拜碼頭,感念忠貞愛國的情操,祈求平安健康。 日治時代,日本人為了拉攏六堆鄉民,希望他們轉而效忠日本天皇,起初並未禁止六堆居民敬天崇祖的祭典活動,甚至推派高級官員出席祭拜,但是依然無法壓制六堆人民日漸高漲的仇日情緒,日軍在攏絡無效之後,就採取高壓手段,將忠義亭封閉起來,並下令禁止居民祭拜先靈,此舉也使忠義亭面臨無人維護的困境。 在高壓統治下的六堆鄉民,經過日本長時間的迫害仍然忍辱負重,只希望忠義亭得以保全下來;幸好臺灣光復後,在六堆地方人士的奔走爭取下,忠義亭終於在民國47年(西元1958年)重建,並改名為「忠義祠」。忠義祠除了供奉康熙末年平定賊亂的客家義民外,還有雍正10年、乾隆51年、道光2年、光緒21年等民變事件或抵禦外辱時所有殉難義民,也都安置在此共同祭祀。忠義祠對於六堆客家居民來說,不僅是祭堂而已,還是出征前的誓師聖殿,更凝聚成客家六堆的精神堡壘。 忠義祠每年都會舉行春、秋二大祭典,並同時主辦六堆運動大會,希望藉此讓客家六堆「保鄉衛民、忠義兩全」的精神永久延續下去。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