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景點 (47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景點名稱:
    七步迴音谷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迴音谷為一個原始森林山谷,大喊數聲、迴音久久不去。迷魂宮由幾個大小不一的石洞連成,全長約30~40公尺,孔道彼此相通,錯綜複雜如迷宮。夫妻抱子樹乃指兩棵根部相連、枝椏纏繞的大樹,由於中間有一棵較小的樹,好像父母將小孩抱在懷中。此外,長約70公尺的懸崖鐵線吊橋,懸於 400公尺高的懸崖上,頗有居高臨淵之感。近年,人們注重生態保育的觀念日強,此區初夏螢火蟲甚多,與滿天星斗輝映,頗具野趣。為此,吸引不少家長專程攜子同遊。離開忘憂林,進入原始森林區,據當地人表示,早期曾長滿牛樟及香樟木,先民為生活而大量開採,運到山下販售,至今僅存留下位古道旁的牛樟巨木。這棵牛樟巨木,濃蔭蔽天,踞傲壯觀,樹圍須數人牽手才能合抱住,樹齡則有百年的歷史。過了牛樟巨木,緊接著是「七步迴音谷」這處景點曾被瑞里先民認為是處充滿神秘的禁地。相傳,先民曾有小孩在該處附近遺失,先民尋找至此,喊叫小孩的名字,竟有如此清楚又多重的迴音,而且巧妙的是僅在這七步範圍內才有迴音,先民就認為此處有鬼魅存在,而今,鬼魅傳說已不復在,卻成為有趣的景點;往來遊客均會在此佇足,在七步範圍內,對遠山長嘯,聽聽遠處傳回的陣陣迴音。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登雲書院遺址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登雲書院是台灣過去在嘉義的四所書院中,唯一設在嘉義縣的,其他三所都在嘉義市內。除了登雲書院改建為文昌國小,以及其中的玉峰書院改建為祭祀保生大帝的震安宮之外,其餘兩所皆已毀壞殆盡。登雲書院最早成立於清道光2年(西元1832年),當時叫作登雲閣,直至道光15年(西元1835年),才改為更有書院規模的登雲書院。「登雲」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頁獻良多、與地方仕紳合力集資創立書院的王得祿將軍,取其「平步青雲」之意。然而,七十年後,登雲書院遭逢兩次大地震被夷為平地,一直到五十多年後,即民國52年(西元1963年)才在遺址上成立了現在的文昌國小。登雲書院造就了新港的文風鼎盛,奠定了豐厚的文教基礎,當年培育出無數的人才,教育的風氣持續至今。許多人甚至把登雲書院視為是讓新港凝聚向心力而進行「社造」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惜的是,登雲書院至今所遺留下來的東西,只剩下一座道光15年立下的「新建登雲書院捐緣金名碑」,是當初建校時從現在的文昌國小游泳池下挖出來的,就佇立在進入校門口之後的右側庭園內,以不鏽鋼和壓克力的外框妥善保護著。現在的文昌國小傳承了書院教育的宗旨,除了它和登雲書院間的歷史意義之外,校內一棟中國式校舍的二樓,更成為嘉義縣每年舉辦祭孔大典的孔廟所在地。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楓林峽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奮起湖有一處賞楓的據點─楓林峽,除了可以欣賞台灣青楓、台灣紅榨槭外,更可以眺望奮起湖全景,透過光崙山、霹靂山的雙峰,遙望大凍山,天氣晴朗時,還可望見玉山群峰。一路上,陡峭的步道兩旁,生長著巨大濃密的闊葉林,楓樹即生長在其間。寒冬時楓葉掉落滿地,踏在楓葉上窸窣有聲,更添幾許詩意。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白馬亭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白馬亭位在嘉義縣大埔鄉曾文水庫東側大坑山山頂,海拔約七五○公尺是嘉義縣前往台南縣的路線,從台三縣307公里處往上爬全程步行約1小時。清領末期,一名葉姓捕頭率兵前往大坑山區圍剿土匪不幸殉職,而他所騎乘的白馬從此在山區徘徊不去。每日天亮的時候,白馬就在山頂哀嚎不已,山下的村民都隱約可聞。後來大埔鄉長許榮松為感念這匹白馬的靈性與忠心,特在山頂上建蓋白馬亭一座,供鄉民、遊客來此登山眺望。 白馬亭是鳥瞰大埔最佳觀景點,但是沿路曲折,路面砂石遍佈。有些路徑仰角超過45度,加上砂石滑動,險象環生。白馬亭由於居高臨下,展望視野極佳,不僅曾文水庫全景、大埔村盡收眼底,遠方大凍山群峰也均一覽無遺。在日出時刻,金光躍動,燦亮閃爍,日落時分則彤霞映照湖面,浮嵐輕攬山翠,煞是醉人。白馬亭是老少皆宜的登山路線,可自大埔村的自來水廠沿著產業道路上山,登頂往返約二小時,站在白馬亭上看看牆上忠心白馬的故事,又可飽覽曾文水庫全景,是個很有挑戰的登山路線,也是大埔鄉風景區登山健行、賞景的最佳處。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雲潭瀑布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有瑞里第一景之稱的雲潭瀑布高約 200公尺,潭水自石縫飛瀉而下,有如白絲帶懸空而下,瀑布共分三層,每一層都有一個潭面,其中第三層最為壯觀。雲潭瀑布屬濁水溪流域瀑布群之列 ,上層瀑布落差35公尺,底下有一碧綠色瀑潭,親臨其下,水花四濺,清涼無比,頗有消暑之效。雲潭瀑布的第一層從一個超高大石壁上落下的,下頭這深綠色的潭水就是雲潭,據說深不見底,造型上窄下寬,傳說有超多的魚,是個很傳奇的地方。接著爬過緊依著石壁的階梯後,就來到了雲潭瀑布的第二層,在冬天時水沒那麼多,夏天會更壯觀,尤其是颱風過後三至七天,是瀑布最美的時刻,水花延著石壁而下,就像千軍萬馬在行軍打戰一般,很有意境的。在此階梯很陡,往下看都是石壁,雲潭瀑布的第三層,為白白的就像一條長絲帶從石壁間飛了出來。到雲潭瀑布一定要從瑞里山莊出發之後,沿路經過花海、竹林、森林步道及走也走不完的階梯、再走過長長的吊橋,再緊依著石壁的階梯後就到了。因為從瑞里山莊出發,走的很辛苦,但看著瀑布越來越大越來越美,會非常有成就感。若是從休息站反過來走,那麼瀑布會越來越小,失落感會很大,再美的景色也就不美了。瑞里以生態步道最受矚目,從燕子崖到蝙蝠洞的步道周遭,鳥、蝶、蛙、爬蟲及山澗中魚類的生態豐富,遊客有心觀察或無意間相遇,各有驚喜。雲潭瀑布則有瑞里第一景之稱,瀑分三層,高約200公尺,瀑水由巨石縫隙傾瀉而下,瀑潭深達二公尺以上,目力所及,上下觀景,壯闊清幽兼具;最近幾年最著名的景點則有瑞太古道、瑞里八景步道、青年嶺步道和野薑花溪步道,吸引遊客前往賞玩。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優格哇獅市集(逐鹿社區)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鄒族之祖先最早是居住在台南、嘉義沿海一帶,因追逐獵物、加上外來強勢族群的遷入盤據,而被迫慢慢進而離開沿海平原地區而轉往居住在山區,而逐鹿這個地區,剛好是平地的盡頭,隔著一條河、四周緊接著是陡峭的山壁及斷層,故獵物竄入於此就很難脫逃,尤其以梅花鹿居多,也就是鄒族獵人追逐梅花鹿獵物的絕命終結站,當時鹿茸及鹿皮鹿角算是高經濟的物品,也就是鄒族先人與荷蘭人等外族交易的主要貨物,可以換取日常所需,「如布料、食品、鹽巴、鐵材、鍋碗瓢盆等」,因此鄒族人用以取它被困住梅花鹿的特性而命名為「poftongaveoveo」,所以現在的逐鹿社區其整個巷道,也都以梅花鹿的諧音來命名。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野薑花溪步道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野薑花溪步道連接瑞峰及瑞里,與綠色隧道銜接,步道全長僅950公尺,只須一兩個小時(瑞太遊客中心距野薑花溪步道約300公尺),就能帶走屬於自己的野薑花回憶。順野薑花溪沿途山野景色,綺麗宜人,每逢花開時節,兩旁盡是野薑花,有如一隻隻白色蝴蝶飛舞在溪谷,散發誘人的馨香,此處蝶種豐富如青斑蝶、紫斑蝶、大紅紋鳳蝶、青帶鳳蝶、樺斑蝶、大鳳蝶、沖繩小灰蝶、蛇目蝶等都相競比舞。每年暑假期間,野薑花盛開,蔚為奇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93年整修完成後,遊人旅客絡繹不絕,欣賞溪流美景之餘,眺望遠方山境,當自得其樂,寵辱偕忘!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劉家古樓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劉家古樓即是聞名全台的民雄鬼屋,地點位在民雄鄉義檢山墳場附近。主體建於1929年,古樓為三層樓巴洛克式風格建築,紅磚砌牆,華麗典雅,後來劉家人不知何故陸續遷出,致年久失修,如今廣大庭院荒煙蔓草。這邊的靈異傳說不斷,為全台四大鬼屋之一。而房子的建造過程也頗為神奇,據說古樓的主人在神明的指引下,跟著一團神火來到義檢山下,神火熄了,神明說那塊地風水好,適合建屋置產,就這樣古樓的主人走訪各地有名的宅邸,於是樓房落成了,引起當地居民的注目。 這邊靈異傳說不斷,而起源眾說紛紜。日治時期,該豪宅曾遭美軍掃射,二戰後又供士兵居住,後來軍隊撤走,由於沒水沒電,窗戶通風不佳,一直沒有人居住,而部隊居住期間,由於偶爾傳出槍聲,有人說是因為阿兵哥思鄉心切而想不開自殺,鬼屋之說於是不脛而走。至於民間傳說則穿鑿男女情愛,盛傳女主人因懷疑婢女與男主人私通,憤而逼婢女投井自殺,每到深夜,鬼屋即傳出奇怪聲響,許多繪聲繪影的傳聞乃流傳開來。其實只是樓閣破舊,庭院草長,樹影陰鬱而巳。 而據古樓的主人後代証實,因為古樓地處偏僻才遷居,而古樓因乏人整理,隨著歲月的侵蝕,日漸剝落;誰知道卻成為鄉野傳奇中的主角,變了鬼屋。其實民雄文教基金會計畫將劉家古厝整修設置木涼亭、咖啡座等設施,讓遊人可尋幽訪勝,談古論今,享受難得的休閒,後來部分劉家後代出現不同的聲音,該計畫隨即被終止。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牛挑灣埤生態公園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牛挑灣埤興建於日治時代,當時是用來作為貯蓄灌溉之用,面積廣達十餘公頃,擁有豐富的水生資源。然而隨著環境日益變遷,再加上缺乏管理,這裡變得髒亂不堪,不僅嚴重影響當地生態環境,面積也縮小到只剩下6.3公頃。之後,在地方人士的積極動員和縣市政府的通力合作下,本著『藍色牛挑灣,垂釣新樂園;綠色牛挑灣,美哉新天地;活化牛挑灣,親切新社區』這樣的目的,於92、93年間徹底整頓,構築了親水廣場、庭園照明、瞭望台、環湖木棧道、植栽綠化…等等約3公頃的工程。在各方的努力之下,現在的牛挑灣埤已經成為一個美麗的新天地,不僅提供了當地居民一個休閒聚會的好去處,也帶動了附近的觀光產業、推展了整個地區的農村休閒生態,重新讓人重視附近的水生資源,提昇了當地的生活品質。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梅山農會農村文化館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梅山鄉位於嘉義縣東北隅,東鄰阿里山鄉,西毗大林鎮及民雄鄉,北借清水溪與雲林縣古坑鄉為界,南與竹崎鄉相接,全鄉十八村,分別是丘陵、淺山和高山,山嶺高低起伏,河川坡抖流急,百分之九十屬山區。早年由於交通不便,先民都過著自己自足的生活,為使現代人了解梅山之演進過程,激起思古追遠的情懷,農會也善盡歷史傳承、文物保存的一份責任而規劃農村文化館。 位於梅山鄉農會D棟三樓內容有:農具展示區、農村生活用品展示區、農耕暨二十四節氣圖與文、傳統竹製古民房、梅園造景、轎篙竹林造景、產業文化展示區、茶園立體造景模型、仿古茶藝教室、愛玉子人工林、現代製茶機械展示、梅山鄉版圖、梅山鄉全景、百年古梅樹、梅山歷史文物圖、梅山將由來說明...等等,農村文化館邀您一起追古溯源,細說當年,重溫先民生活。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天書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從天飄然而降的書畫,聚集在太子大道上,猶如卷軸在太子大道上舞動。由天而降的「天書」搭配「陶椅」,愉悅歡迎人們來坐坐。以「天書」、「陶椅」組成,「敬天」、「敬地」、「敬人」的寓意,呼應「天圓地方」哲理。陳正勳西班牙國立馬德里陶藝學校畢業。獲獎:葡萄牙陶藝雙年展榮譽獎、陶藝雙年展銅牌獎、南斯拉夫陶藝三年展、現代雕塑展大獎、現代美術”新展望獎” 。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朴子市刺繡文化館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嘉義縣朴子市早期曾是刺繡產業的重鎮,當時的繁華景況反映在朴子市大量外銷的刺繡藝品中,包括了八仙彩、門簾、枕頭套、被單、布袋戲偶衣服、歌仔戲戲服、新娘嫁妝等等,銷路遍及全臺各地。朴子市公所為了傳承這樣出色的地方文化特色,民國91年開始就致力於刺繡推展的工作,不僅成立了嘉義縣刺繡文化學會、開辦研習班做刺繡教學,並於民國92年獲行政院補助地方文化館計畫,興建朴子刺繡文化館,作為刺繡文化推廣中心,並兼藝文活動推廣及朴子旅遊窗口。  刺繡文化館原本是過去當地船泊大隊的辦公廳舍閒置空間,整個建築是由當時木造的日式建築所改建,深具古意,也符合了刺繡文化的意念。館內記錄了當年朴子市在刺繡產業蓬勃發展時的榮景,並收集了許多精心製作,令人嘆為觀止的刺繡藝品。刺繡文化館藉由整個產業的互動學習,重新營造出濃厚的在地文化,結合社區活動,帶動各項文化觀光,也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觀光景點。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仁義潭水庫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仁義潭水庫位於嘉義縣番路鄉八掌溪上游,屬於離槽式土石埧水庫。其集水面積3.66平方公里,壩頂長度1535公尺,寬度9公尺,年供水量為五千二百萬公噸。 水庫興建於民國六十九年四月,於民國七十六年六月完成開始蓄水,水源以引用八掌溪水,經沉澱池導入水庫,其取水口在台三線吳鳳橋下游約50公尺處,設一攔水壩,經1.5公里之引水道導入仁義潭水庫,與蘭潭水庫串聯運用,以供應大嘉義地區四五十萬人口民生用水。 仁義潭水庫供應著整個嘉義縣市的飲用水,附近湖光水色,景緻怡人,充滿綠意、潭畔還有一條規劃完善的堤防步道,常常可見情人影雙雙,清晨傍晚也都有許多散步及運動的遊客,放風箏、慢跑、溜狗等。景色宜人的仁義潭,位於番路鄉境內,天然的不規則狀,增添無限美感,是嘉義地區民眾假日的最佳休閒去處 。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聖恩宮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嘉義縣太保市的聖恩宮內,供奉的是來自浙江省普陀山的觀世音菩薩。相傳是聖恩宮管理委員會當初奉三菩薩的指示,於民國78年至80年間,三次到普陀山迎回菩薩駐宮護祐。聖恩宮的信眾遍及海內外,就連日本的森益三先生、夏威夷的柯文雄博士每次到台灣,都一定得先至聖恩宮朝拜。民國76年,聖恩宮為了頌揚佛法,在宮廟右側增建了波羅密講堂,裡面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包括牆飾和地面圖案…等,其原創概念相傳都是經由菩薩指示而產生。民國84年開始,又相繼整建了波羅密講堂的九品蓮花門庭和藏經樓,同年6月波羅密講堂完工,至民國89年藏經樓也正式落成。聖恩宮的環境優美,莊嚴肅穆,裡面有八卦門庭、蓮花池、日月亭、波羅蜜講經堂、圓通樓、南北極門…等等,處處充滿了巧思及創意,和一般廟宇的建築風格頗為不同。現在每個月的初一、十五,聖恩宮的善緣會裡都會對信眾講經說法,每年9月19日也會舉辦護國祈安禮斗法會及薦拔普渡會。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縣定古蹟東石郡役所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日治時期為「東石郡役所」,現在為縣警察局朴子分局的這棟歷史建築,與嘉義現今的行政區域劃分有著臍帶的關係。這棟古樸典雅的磚瓦建築,原來是應日治大正年間地方行政區域改制而興建。當時的郡役所有著行政與警務的複合功能,二層的建築包含了事務室、扇形拘留所及大禮堂等。東石郡役所在歷經世變滄桑後,仍大體保存當時風貌,目前做為朴子警察分局,也是嘉義縣內目前僅存的日治時期層級最高的官署,其所含藏的歷史文化的意義甚為豐富。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觸口自然教育中心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原為台糖農場,現已成為生態造林景觀及樹木移植中繼站,民國93年由嘉義林管處成立樹木銀行、森林生態公園,除接收各單位有紀念價值老樹木移植至此取代砍除,提供老樹或稀有樹種安置空間,也達到綠化園區永續經營目的。這裡還有環境教育專案教師,服務各國中、小學戶外教學導覽,森態樹海也是闔家接觸大自然的綠色能量場域。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布袋鹽場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台灣西南海岸因沙岸平直、日照強烈,自古以來即是絕佳的鹽場。布袋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晒鹽歷史悠久,布袋曬鹽的歷史可以上溯至清乾隆年間,至今已逾二百年。布袋在清乾隆時開始開闢鹽田,到了清道光3年的富鹽商吳尚新更開闢了鹽埕百甲,奠定布袋曬鹽業的基礎;到了日治時期,布袋的鹽場更為成熟,並使得當時的布袋港成為重要的鹽運港口,將布袋的鹽銷往中國及日本。白花花的鹽田,曾經具有「白金」級的產業地位。和其他地區的鹽田一樣,鹽工幾乎已經被機械化曬鹽所取代,布袋的鹽業因此式微,偌大的鹽埕上已看不到曬鹽、採鹽的景象,而穿梭在鹽埕中的小火車,也早已功成身退了。布袋鹽場不只限於布袋鎮,事實上,整個鹽場區域範圍跨越了嘉義縣沿海東石、布袋、義竹三個鄉鎮。粗略的劃分是從台十七線以西到海岸線,由最北的掌潭場務所,一直到南邊的新塭場務所,其管理約十個生產區。現存於台17及台61號省道間的閒置鹽灘地,則與好美寮生態保護區連成一面,成為鷺科鳥類和來台過冬的冬侯鳥最重要的覓食場所,同時也是賞鳥的絕佳地點,鎮上所有的鹽田皆為台鹽所有,更曾是全台最大的鹽場,昔日沿台17號省道南行,兩旁盡是鹽田風光,一畦畦整齊的白色鹽池,泛著熠熠光影,一座座雪白的鹽山,彷彿如平地竄起的小雪山,形成特殊的產業景觀。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三界埔社區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三界埔大部分為丘陵地,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村,環境幽雅,素有「綠化鄉村」之稱。村內名勝史蹟與生態景點有:三祝宮、協安宮、竹圍仔、田中央聚落、傳統三合院、煙窯、赤蘭溪地下導水工程紀念碑、月光森林藥用植物園區、嘉義縣林業苗圃、吊橋頭客家聚落等,為臺灣具有原始文化古蹟之寶城。日本統治臺灣時期,於昭和年間(1905 年)曾大力推廣臺灣菸草種植。臺灣菸草產區主要分布於臺中、嘉義、屏東及花蓮。水上鄉三界埔因地理環境適宜,氣溫土壤亦頗為適合,所生產種植的菸草品質甚佳,是嘉義縣菸葉重要產區之一,國姓村興建菸窯大師傅詹火茂表示:「三界埔菸窯在最繁盛時曾達一百多座。」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草蘭溪攔沙壩大瀑布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草蘭溪發源於嘉義縣大埔鄉與高雄市那瑪夏區交界的山區,北流注入曾文水庫。由於水源發於深山之中,知道的人並不多,來此地遊玩的民眾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至今仍披著神秘的外衣,充滿原始自然的風味。為了要延長曾文水庫壽命,因此建了攔沙壩,將曾文溪截成二段,數十公尺高的落差,形成兩層壯觀的人工瀑布,水瀑位於草蘭溪與曾文溪會處,由草蘭溪吊橋遠跳攔沙壩更見波濤氣勢,更遠處溪谷曲折延伸,令人不禁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草蘭溪攔沙壩大瀑布為一秩序美感的瀑布,雖然少了點野性,但是壯麗澎湃,這裡山壁岩石或呈現塊狀堆疊,或類似片狀頁岩,潭面碧綠,平穩無波。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陶藝之村墘窯休閒陶坊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1991年,庄內農家子弟的三兄弟決定將工藝創作的工作室設於自己的故鄉,回歸這個曾有磚窯的村落中,二哥侯春廷畢業於文化大學,具科班的學識,20多年的實際經驗,作品數百件,除傳統陶藝外,更融入生活陶與西洋風格的作品,可以說是創作力十足。多次榮獲全國葉王獎,及博得各項比賽的佳績。公共藝術作品更有多件創舉,例如阿里山風景區的巨幅圖畫、鶯歌陶博館的公共藝術座椅等。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