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景點 (47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景點名稱:
    朱羅伯公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民俗公園問禮堂後方的石造小祠,其內供奉朱阿羅牌位,又稱為「朱羅伯公」。朱阿羅為林先坤之僕人,一生追隨林先坤建立六張犁家業,事主甚忠,於乾隆末年死於閩粵械鬥,林家人為感念其忠勇,特地將其衣冠葬於此地並建小祠祭祀,林家後代至今仍定期祭拜。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縣定古蹟‧尖石TAPUNG古堡(李棟山古堡)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歷史沿革尖石TAPUNG古堡俗稱李崠山古堡,日治時期稱為李崠隘勇監督所,於九十二年指定古蹟時正式以原住民話TAPUNG古堡稱之。古堡位於新竹縣與桃園縣交界地帶,海拔1914公尺,視野遼闊,可瞰制三光、秀巒、玉峰等原住民部落,附近地區為日治時期泰雅族與日本軍警浴血戰鬥的古戰場。 日本領台之後,原住民抗戰最久,1907年起在日本政府佐久間左馬太總督的「五年理蕃政策」下,新竹廳及桃園廳方面各集結大批軍隊及警察隊,設立隘勇線,逐漸向山區推進,以征討北部泰雅族原住民。1911年以新竹廳長為部隊長,編成二千餘人的討伐隊伍,向李崠山挺進,向部落發動猛烈攻擊,雙方在李崠山數度激戰,死傷慘重,日軍警固守李崠山頂,構築砲台工事,並以砲火猛轟山地部落才迫使原住民屈服。 1912年尖石的「其那支(秀巒)」、「馬利可灣(玉峰)」等社原住民因痛恨日人鎮壓,趁颱風夜襲擊警備人員,破壞隘勇線。是年九月日方兵分兩路,左翼隊由李崠山隘勇監督所直下東南方,右翼隊由太田山砲臺直下西南方,以壓制散居馬利可灣溪的原住民部落,並於李崠山頂高地構築堅固砲台。1913年日方更於李崠山頂設立討伐隊司令部,新竹、宜蘭、桃園三方同時進行掃蕩,同年七月「其那支」、「馬利可灣」等社繳械投降。日本軍警征討期間,在砲火摧殘之下,泰雅族原住民死傷慘重,為台灣寫下一頁可歌可泣的抗日歷史。 建築特色尖石TAPUNG古堡俗稱李崠山古堡,日治時期稱為李崠隘勇監督所,於九十二年指定古蹟時正式以原住民話TAPUNG古堡稱之。古堡位於新竹縣與桃園縣交界地帶,海拔1914公尺,視野遼闊,可瞰制三光、秀巒、玉峰等原住民部落,附近地區為日治時期泰雅族與日本軍警浴血戰鬥的古戰場。 日本領台之後,原住民抗戰最久,1907年起在日本政府佐久間左馬太總督的「五年理蕃政策」下,新竹廳及桃園廳方面各集結大批軍隊及警察隊,設立隘勇線,逐漸向山區推進,以征討北部泰雅族原住民。1911年以新竹廳長為部隊長,編成二千餘人的討伐隊伍,向李崠山挺進,向部落發動猛烈攻擊,雙方在李崠山數度激戰,死傷慘重,日軍警固守李崠山頂,構築砲台工事,並以砲火猛轟山地部落才迫使原住民屈服。 1912年尖石的「其那支(秀巒)」、「馬利可灣(玉峰)」等社原住民因痛恨日人鎮壓,趁颱風夜襲擊警備人員,破壞隘勇線。是年九月日方兵分兩路,左翼隊由李崠山隘勇監督所直下東南方,右翼隊由太田山砲臺直下西南方,以壓制散居馬利可灣溪的原住民部落,並於李崠山頂高地構築堅固砲台。1913年日方更於李崠山頂設立討伐隊司令部,新竹、宜蘭、桃園三方同時進行掃蕩,同年七月「其那支」、「馬利可灣」等社繳械投降。日本軍警征討期間,在砲火摧殘之下,泰雅族原住民死傷慘重,為台灣寫下一頁可歌可泣的抗日歷史。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羅家祠堂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羅氏家廟位於鄭氏家廟右方巷內,是典型的客家建築。羅姓是關西大家族,據說因位於關西台地的正脊上(風水上的龍脊)可使子孫得到祖先的庇佑,讓人感到一些神秘的色彩。羅家祠的興建約與太和宮同期,延聘了當時的名匠徐清及合作匠師,共同打造了這座華麗的祠堂,其格局為三合院形式,建築的比例格局皆極講究,在正廳牆身水車堵內的交趾陶更是建築工藝的傑作。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福祥多肉植物園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成立至今已有三十年光景的福祥植物園,早年以販售大宗仙人掌植株為主,至政府宣令改制週休二日後,農場也順應轉型為全台罕見的專業仙人掌教育農場。福祥多肉植物園是全台最具規模的仙人掌植物園,佔地五公頃多,園區內共有7000多個品種的仙人掌,實為全台之冠。福祥多肉植物園的主人---嚴永祥老師對於仙人掌的喜愛與在仙人掌世界裡已浸潤至少25年的經驗,堪稱為仙人掌的權威,許多鄰近的生態園區都會至此向嚴老師請益並汲取經驗,現在福祥植物園更與台中科學博物館合作,成為科博館仙人掌教育園區的分館,在仙人掌品種鑑定、教學上更是相得益彰。福祥多肉植物園現有幾個主題園區,分別為仙人掌熱帶景觀區、水源植物自然生態淨化區及水生植物區、藥用植物區,另外尚有八座的仙人掌培植溫室、大型會議教學簡報室,整個園區規劃的非常完善。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錦山香菇農場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位於新竹縣關西鎮錦山里羅馬公路上,風景秀麗清幽寧靜,錦山為段木香菇的故鄉。農場主要種植有機段木香菇及段木黑木耳。以相思樹段木種植的生鮮香菇,依養成時間及環境條件的控制可提供全年均有可以採摘,是所有農產產業中唯一不受季節變化影響的,以每年的11月~12月為殖菌時間。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關西鎮農會新農民市場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新農民市場為講求新鮮、安全、安心的農業經營型態,由農友提供當地的農產品,自行生產、批價、包裝到產品上架的品質管理過程,將農產品直接銷售給當地(外地)居民,於該地區消費的「地產地銷」模式,提供農友自產自銷的銷售管道,降低中間販運商層層的運銷成本,增加農民直接收益,而農會從中扮演著提供農民銷售場地(市場)及行銷推廣的角色。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元光寺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位在七星村六寮,又稱獅岩洞,地處山巔,亦為獅頭山寺廟群中興建最早之佛剎。於清光緒21年(西元1895年)由普捷和尚開山,為獅頭山佛境開山之祖,嗣候富興庄曾秀春捐獻地基,於洞前建堂祀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永不褪色‧鄧南光影像紀念館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出生於北埔慈天宮廟街的富裕人家,在日本攻讀經濟的鄧南光一頭栽入「寫真」的世界,從此將自己的生命刻畫成一個拿相機的說故事人,他回台沒有立志當個接續家業的商紳,而是成為捧著相機寫歷史的寫真者。在他的鏡頭下,不用言語,只需望向影中人,一則則故事就流傳出來。鄧南光先生為台灣早期攝影寫實主義的先驅,其影像致力於記錄東瀛寫真、北埔鄉情、生民百態等。鄧南光一生橫跨過日治時期及光復初期,作品中難能可貴地呈現出兩個鉅變時代的轉折光影,如今成立的「鄧南光影像紀念館」為其後人所提供的北埔「柑園」鄧家故居所改建,除定位為具攝影特色的地方文化館外,也結合當地文史工作者及各界攝影同好進行影像藝術的展演推廣,小鎮除了茶香與溫厚的客家人情外,人文的美學光影也正從紀念館中折射開來。鄧南光曾說,「拍照之前,要對人有情感。」所以他記錄了他生活的點滴,以及他對攝影主題的深入觀察。僅僅是黑與白單純語彙,卻比我們鎮日接收聲光嘈雜、特效齊發、訊息紛呈的彩色影像還要動人,那些曾在上個世紀前期流轉的光陰,都成了永不褪色的倩影。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縣定古蹟‧采田福地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采田福地舊稱竹塹社公館,為平埔族道卡斯竹塹社的七姓公廳,因主祀土地神(番王爺),故亦稱為「番仔伯公」,本古蹟可謂是平埔族竹塹社僅存的見證。光緒二年(1876),由土目廖安邦、通事錢玉來主持重建,原定的建築規模為「正身三間,落廒橫屋四間」。但因為建造經費短缺,所以次年向漢人借貸銀錢,後由錢玉來賠還,再用館前曠地抵償,才恢復舊觀。采田福地之名取「義取食租,番從采田」之義,取名為「采田福地」,希望後人不忘祖。平時有附近民眾前往燒香,每年農曆七月十七日為祭祖的日子,可惜以往用母語請神、生食豬肉、走田(競走)的習俗已失,殊為可惜,僅留下這座古蹟作為原住民歷史的證物。門楣上安方形門簪,篆刻「長春」、「文光」,上有金字橫額題「採田福地」四字。廟內白灰牆壁與卵石牆基,給人粗曠簡樸的映像,中央供奉「番釐保障」地神富媼﹝潘王爺﹞,右側為祀七姓祖先牌位,神龕上懸掛御祀「特封 義勇可嘉」扁,突顯本建築的地位;兩側空間目前則作為祭祀公業辦公使用。建物年代久遠,曾作多次維修均能顧及原有建物格局及樣式,僅進行抽換及修補,並開放外界參觀研究。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文珍果園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果園主人為泰雅族人,原本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由於近年來休閒農業計劃興起,文珍果園也跟著轉型,希望藉此讓大家體驗大自然的樂趣。文珍有遍布滿山的果樹,尤其遇上果實即將成熟的時節,滿山的白色紙袋更為特別且壯麗,甚至從遠處看來,還會浮現雪季般的幻想。文珍果園盛產甜桃及甜柿,一般來說,這兩種水果的採收季節為春天與秋天;即使如此每年只能採收1~2次左右,農夫一年四季仍得用心照顧這些果樹才行。遇上採果時節,可在文珍果園採收到最新鮮的果實,而且邊摘桃,還能一邊享受大自然的農場生活;這座山坡地的農場裡,還飼養大量的土雞與鵝群,有機會在果樹下與牠們追逐嬉戲,也算是種不錯的自然享受。如果覺得天氣太炎熱的話,可以進入山邊的小屋子休息,喝杯茶也順便與主人聊聊種植心得。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文化資產憶往昔-關西分駐所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建於日治時代大正9年(西元1920年)的關西分 駐所,目前依然是警察辦公處所,雖然不開放參觀, 依然是必遊的景點。原址位於關西太和宮,於太和宮焚毀後於現址重建。其前身為日據時代前期的「保甲書記事務所」,專門處理地方上戶籍相關業務,後因遭遇火災,才由警察單位接手為「警察衙」。此建築 物的建築風格相當特別:入口大門處做一三角山牆,並有多層線腳設計,門柱上有西洋幾何圖案之柱飾,是當時相當流行的「興亞樣式」建築風格。座落於新 街的關西分駐所,日軍曾在周邊與抗日義軍有激烈衝突,這也讓人想像起當時短兵相接的緊張景象,讀到歷史的多重面貌。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箕山親水露營區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沿著老街後山小巷蜿蜒前行,車子在連綿起伏的丘陵地上宛宛而上,約末一、二十分鐘,眼前出現了一大片開闊的茶園景致,舉目望去嫩綠一片,剛冒出來的茶葉新芽映著晴朗的藍空白雲,煞是好看,而箕山親水露營區正座落在這片深翠的廣袤茶區內。露營區目前由大窩口促進會統一管理,除提供觀光客在此紮營,享受寧靜的鄉居生活外,部分空間也無償供給世光天主堂之湖鏡家園使用,讓這些折翼天使可以自在的與大自然接觸、自立更生、自給自足。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金獅寺步道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金獅寺步道」因緊臨名剎「金獅寺」而聞名,位於湖口村6鄰。昔日是新埔到湖口農產品運輸之重要古道,原為羊腸小徑,經水保局第一工程所於86年6月規劃成為一排排大圓石砌成的步道。此一步道特點為沿途除了夾道的原始林及竹林外,入口處尚有私人花園「中華文化城」供人免費參觀,花園前的一大片野薑花沼澤地,每逢夏天一片花海清香撲鼻,令人如醉如痴。此外,該地尚保留豐富的生態環境,如螢火蟲棲息地等可供各界研究之用。私人花園「中華文化城」,因風災肆虐目前已荒廢使用。步道之景觀台更是欣賞風景最佳地點,每當晴空萬里,向北可透過廣的桃園台地而遠眺台灣海峽,金獅寺前更有滿坑滿谷的油桐樹,每逢春夏之交,滿樹繁花、如雪披被,非常壯觀。若時屆深秋滿山芒花一片雪白,隨風搖曳如浪拍岸,美不勝收。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老頭擺生態休閒農場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位於新竹縣北埔鄉的台三線公路旁,交通便利,園區內佔地寬廣,綠草如茵,有豐富的一日遊活動行程,非常適合親子同遊及機關團體舉辦活動。可以體驗早期農村的控窯 、寓教於樂的DIY教學、烤肉活動……等等,歡迎您闔家光臨哦。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牛埔溪‧紅樹林景觀區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竹北市公所花費5年時間成功復育紅樹林水筆仔,如今從竹北牛埔溪附近河口,即可看見茂密的濱海植物水筆仔及黃槿。區內75公尺的觀賞棧道,讓你可近身觀察水筆仔、魚蝦、蚌貝及兩棲生物等自然生態。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竹北體育館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新竹縣立體育館位於未來竹科生活圈時尚地標正中心,周邊運動公園、新光三越百貨、喜來登飯店、台灣大學等,是新竹地區少數超大型展館場地。交通方便,位於中山高竹北交流道下,三分鐘車程即可抵達會場;搭乘高鐵轉乘只要5分鐘即達;停車便利:擁有600個免費停車位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白蘭休閒農業區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白蘭休閒農業區位於五峰鄉桃山村,海拔1000公尺,居民多為泰雅族人,以種植溫帶水果和高冷蔬菜維生,是五峰鄉重要的農業區,由農業區登高可遠眺西部平原風光。目前鄉公所在白蘭農業區興建停車場、瞭望台和烤肉區,並規劃為休閒農業區,分為生態保育區、山野活動、森林遊憩、花卉區、農園、蔬果採摘區,不但提供多元遊憩,並因此成為一個完整休閒農園。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歇心茶樓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位於南庄與峨眉交界處的獅頭山風景區,擁有著美麗的山景,以及對南庄與峨眉、北埔等地便利的交通,歇心茶樓即是位在這樣一個絕佳的旅遊景點之中,讓您能夠享受峨眉的桐花之美與南庄老街旅遊最佳的遊憩地點。公休日為每星期四,如另有要事臨時變更,將提前另行公告。地址:新竹縣峨眉鄉七星村六寮60-8號(獅尾登山口,獅山遊客中心內)傳真:03-5809273│行動:0923-839168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賽夏族矮人祭場文物館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本館於2000年開館,為五峰鄉賽夏族人傳統祭場,係1996年為配合paSta'ay祭典活動,專為賽夏族人設計而建立的文物館,共有二層樓及戶外廣場。一樓有展區、電腦教室(每年定期舉辦電腦教學,提升族人技藝能力)、視聽室(50人)、廚房、倉庫、圖書室及貴賓室;二樓為辦公室(播音室)、祭屋、祭堂及廚房。經常於視聽室舉辦各種研習及母語教學等活動,為族人聚集開會討論事務的集會中心以及電腦技藝的教學中心,更是賽夏族人的活動中心。祭場四周攤位,可販售在地手工藝品及農特產品,於祭典時推出。委託賽夏族文化藝術協會,凝聚族人共識,結合部落景觀、人文及部落民宿、餐廳業者,形成觀光動線,帶動部落就業及產業經濟,將此文物館成為五峰鄉的歷史文化及祭儀的重心。文物館相關文物介紹:山豬遺骸(boe'oel noka waliSan)山豬遺骸係原住民在深山所設置套腳夾子(陷阱)夾到致命原地而腐蝕,經過多日陽光噗晒及雨水侵蝕,留下白色骨骸,有一對獠牙足可證明該骨骸係180公斤以上之山豬。火碳夾('ae aepis)用竹片中間2/1處以火烤方式再弄彎將兩頭平行方可夾物,此種器物謂之碳夾 ,原住民常使用此夾子來夾火碳。竹筒缉汲水罐(katis raloman)麻竹直徑約三寸 長約四尺 兩端均需保留其竹節以利儲水,將三根等長之竹筒排列好再麻繩繫緊之,然後將上端竹節攅孔,中間竹節打空,盛水時才會滿,最後在做背帶完成即可用也。族人過去生活不可貨缺之工具亦在無水處工作它是儲水最佳的物品。臼(loehoeng)臼係原住民摏米的重要大型工具,各族製做方式有所不同,賽夏族製做一般腰部刻上卍字圖騰以示別之,打米時先將稻穀放置臼上再拿杵來摏打至完全便白米再以揌子將米糠揌掉至乾淨為止,亦可打糯米糕,麻糬等。背網(kaway)背網係苧麻線所編織成網狀,壯丁們上山狩獵或工作必要背負此背網,可容納很多物件亦可背負獵物等等,它是原住民的好幫手。背樓(takil)背樓係原住民在山區背負重物之主要器具,任何物品只要能夠裝得了就可裝載之,在深山工作或活動使用者即為方便。苧麻(kakiw)苧麻係原住民過去衣服編織之主要原物料,所以普遍栽植以維編織必需品,當苧麻成熟收刈將皮層剖下取內層纖維部份再經日晒至完全乾燥方能抽出一絲一絲成絲團才方便織用。捕鳥器(ka paSbabaw)此種捕鳥器為一條繩子和就地取材爾作成陷阱來套鳥之腳謂之(ka paSbabaw),此種方式補捉鳥類不易致死。魚筌(Sako:o)將長約四尺長,寬約兩分之竹片一端稍微削尖,以利捆綁亦可鬆綁,另一端削平,竹片總數約三十六片至四十八片不等編在圓形圈竹片外,每片相距兩公分,竹片全面編織完成,成椎狀,口部較小椎狀緊緊的固定之即成。麻竹罐(papa'et)麻竹在原住民生活圈裡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可以儲藏一些肉品類之食物(醃肉、魚、菜),30-40天不會壞,過去先人保存食物亦就如此,至今大都延用下來。葫蘆杓(taba')葫蘆瓜培養至外皮成黃綠色即可採收置放於陽光易照之處晒乾至蘆內肉質全乾後,切割成1/2.切兩半.即成兩個葫蘆杓(taba')。蒸桶(waehae:an)蒸桶(waehae:an)係用來蒸糯米或小米之器具,製作任何酒類亦用上是最佳之工具 。鐵絲灶(wa:is katalekan) 將三根粗鐵絲柪成上方凹圓形同灶座,延作腳架可撐鍋,此種工具只能用在一般所謂的工寮或是野炊等非常方便,因過去的遷徙生活較為頻繁攜帶亦方便而製作之。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喜翁瀑布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水勢浩蕩的喜翁瀑布讓辛苦來到此處的旅客,細細的品嘗在峽谷中瀰漫的陰離子,消除身心疲憊的狀態。也是喜愛溯溪運動者的必訪之處。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