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景點 (34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景點名稱:
    鵬村濕地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鵬村濕地面積約10公頃,位於林邊鄉及東港鎮交界處,原為軍事營區使用地,基地旁有大潭里東側無名溝渠(區外污水截流)、南埔埤支線及海豐埤支線等三條明溝經過;此濕地主要將大潭里東側社區、南埔埤支線及海豐埤支線排水先引進鵬村濕地內,利用自然淨化功能減低污染量後,再排放至大鵬灣潟湖。濕地設計主要以表面流為主,並以深、淺埤塘來創造出多樣的棲地空間,為了增加處理效率,在濕地沉澱池後段,增設潛流式濕地系統,幫助去除水中大部分的污染物。進水後先經由沉澱池與介質床的前處理,之後進入一系列的表面流濕地最後至出水口,基地初步配置如圖。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安坡部落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屏東縣三地門鄉安坡部落,早期是從大社部落遷移至現址,依傍美人山而建,是一個由排灣族形成的袖珍型部落,近年來積極發揚童玩文化,並發展出100多種以上的山溪童玩,且設計出各項趣味的童玩體驗及精緻的文創商品等,已有「安坡童玩王國」之美名。走進部落後方的美人山步道,不僅可在置高處將部落美景盡收眼底,還能隨著攀高的腳步聆聽部落在地傳說,結合童玩體驗、健行的安坡部落,深受親子喜愛,是本處轄區內十分熱門的旅遊路線之一。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德萊公園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位在於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村,是一座有著原住民傳統雕刻及人文歷史的景點, 不只是旅遊的好景點,更是代表著文化的傳承。走進公園裡會發現有著許多與原住民部落文化相關的事物,像是原住民雕刻、石板屋、吊人樹等。德萊公園鄰近景點還有三地門國小、三地門工藝村、三地門文化館、櫻花公園、伊拉部落、神山部落及觀望山等,在公園的可眺望觀望山的壯麗景觀,常見喜愛登山的山友們從觀望山下山後,來到公園欣賞美景和了解人文歷史等。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三地門工藝步道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進入三地村的棋盤巷弄裡,在民國91年,全村居民共同創作全長453米的工藝之道。用現代工藝創造的生活之道,融合傳統思維,在步道上呈現出三地門的工藝。1212塊瑰麗的陶板是由部落裡的老人和小孩共同繪製。行走在工藝步道上,等於巡禮串連部落的工藝坊。由「峨格工作室」為起點,峨格本人喜歡把想法作立體的表現。參訪完峨格工作坊之後,再前往可到「沙滔舞琉璃工作坊」。沙滔舞琉璃工作坊的老闆用他自己的琉璃版畫,結合大女兒的舞蹈、二女兒的編織,和三女兒的咖啡,一起組成了琉璃工作坊。 參訪之後,可向「答給發力美食坊」預訂中午的美食。老板娘堅持在每份食材的取得、準備和烹調上都要花上時間和心力,做最好吃的原住民美食。 下午再繼續往「蜻蜓雅築珠藝工作室」參訪。談到蜻蜓雅築的珠藝工作室,就可以馬上連想到「海角七號勇士之珠」的名氣。這一路上的工藝之道和陶板圖騰,可以滿足遊客們對原住民工藝的喜愛和收藏的慾望。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霧台基督長老教堂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杜巴男先生的設計是以魯凱族的團結精神為中心思想。原住民精神首先最為重要的是「團結」,其次即為「親情」,杜巴男先生將這兩大要素融合教堂建築,做了許多細部的設計。杜巴男先生使用礫瓦製作教堂大鐘,希望由此發出的鐘聲,能呼喚來自各地的教友到這裡齊聚一堂。長老教堂是杜巴男先生生前最後的作品,他將魯凱族的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而部落村民也以此教堂做為對杜巴男先生的紀念以及無限的緬懷。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北葉觀景台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由三地門方向(台24線)到達內埔農工大門前、統一超商(7-11)、紅綠燈、文化園區方向(屏35起點)直行至瑪家消防隊前行10公尺,北葉國小山下大門口,再沿斜坡道路即可到達北葉驛站。北葉驛站設在很美的北葉國小,視野壯闊遠眺隘寮溪及平原,驛站後花園與休憩區整體規劃很有原住民排灣族、魯凱族的文化特色,自導式解說牌清楚的訴說著巴冷公主與蛇郎君的故事,休憩驛站結合原民文化也是一種風格構思特色。據學校總務處孫主任說明學校下午6點以後會實施門禁,假日也僅提供休憩功能,教學大樓內飲水設備與化妝間使用於平常學校上課期間,造成不便請見諒!校區禁止露營、升火烤肉,請來賓協助維護環境清潔,學校MASALU歡迎您(排灣語) 學校地址: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巷一號 電話:08-7991649 北葉觀景台 山下大門口設有停放車處 北葉國小立體鮮明新校舍 北葉觀景台的原民文化特色 北葉觀景台的後休憩區 北葉國小山下大門口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霧台遊憩區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區位:位於中央山脈的大武山、霧頭山山區。位於霧臺鄉霧台村,四周環繞伊拉、吉露、阿禮、佳暮、大武、好茶6個村落,環境清幽涼爽,附近好茶村的天然游泳池頗具盛名,由於位處山林深處,年均溫度約攝氏17~18度,即使盛夏亦涼爽亦宜人,而境內峰巒起伏裊繞,景色迷人,適合遊客來此消暑觀景。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賽嘉樂園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位於屏東縣道 185線17km處 ,佔地 8.36公頃,由前屏東縣蘇縣長貞昌時題字命名,備有完善之休閒、露營區及烤肉區之主題樂園,可同時容納約1000人遊客,以寓教於樂為目的,非常適合闔家踏青同遊。為提高遊憩環境及創造更大的經營效益,已委託民間經營,以達永續經營之目標!大自然的呼吸 - 芬多精 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精心規劃了以樹種來分區,有樟樹、黑板樹、光臘樹等區塊的露營區,增添與樹為伍的樂趣。倘佯在露營區中,遠離都市光害喧囂的環境,抬頭一望,滿天星光,還不時追逐螢火蟲,就像把滿天星光握在手中!營區介紹:光臘樹露營區: 此區設有露營平台14座、烤肉桌椅組16組、洗手台2座。 樟樹露營區: 此區設有露營平台30座、烤肉桌椅組41組、洗手台6座 。 黑板樹露營區: 此區設有露營木屋25座、烤肉桌椅組25組、洗手台6座。 服務設施有3 處優質示範公廁及淋浴間、設營火場及小舞台一座,並採符合環保的熱泵源理供應營區熱水。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杜巴男紀念館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杜巴男先生是當地國寶級藝術家,霧台魯凱族許多雕刻圖騰皆出自他的作品。這裡設置了專門收藏杜巴男先生作品的藝術中心,目前由他的兒子負責管理。設於紀念館外面的「祖靈座」是只有男子才能坐的椅子,並且上面用來掛著狩獵用的刀槍。其中要注意的是,女性絕對不能靠近坐下,一但破戒,則會導致狩獵用的刀槍再也無法狩獵到獵物。祖靈座被擺放在排灣族以及魯凱族的家中客廳,因此當女性來訪,就要小心不能坐在祖靈座上。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禮納里遊客中心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地址:屏東縣瑪家鄉瑪家村和平路1段63號電話:08-7997245開放時間:08:30~17:30位於安置98年莫拉克風災重創南台灣,政府將霧臺鄉好茶部落、瑪家鄉瑪家部落及三地門鄉大社部落等受災戶之瑪家農場,並由世界展望會援建永久屋,命名為命名為「禮納里Rinari部落」(意為「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兒去的地方」)裡,原為地方產業發展中心之展示空間,管理處鑒於該基地可串聯台24線、屏185線及187線沿線景點,爰縣府將產發中心大部分空間無償提供本處設置『禮納里遊客中心』,而縣府於旁設置了紅藜故事館及禮納里1n1原創空間-以原鄉文化傳承加上創新和創意,讓傳統的技藝,變成無限意象的藝術品,提供遊客遊、購、行多元服務的便利性。館內設有無障礙旅遊諮詢服務櫃檯、多媒體室、哺乳室、漂書站以及智慧型設備充電等服務設施,及到此遊訪之遊客必停下腳步換裝拍照之排灣族原民服飾體驗活動。由於地處欣賞屏東平原視野極佳之處,遊客可以登上2樓環顧四周景緻的山林、觀看夕陽餘暉的落日、遠眺斜張橋及高雄85大樓。更在中心前的廣場不定期舉辦假日藝術市集,結合創意市集的風潮,呈現出具有原住民文化特色性的創意市集。遊客如更想體驗、認識魯凱族及排灣族文化不彷走進部落裡細細品味他們的生活文化。※ 也請來訪的旅人們,誠如紅藜故事館的牆面上一幅大型的創作作品-無言的抗議(創作者:杜寒菘先生),提醒族人及遊客到訪時,是否能以尊重為出發點。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賽嘉社區步道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在賽嘉國小後方,通往賽嘉飛行場的賽嘉生態步道,有2,100公尺。據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楊順發先生說,96年屏科大森林系助理教授陳美惠老師帶領輔導團隊協助屏東林業管理處作社區生態自然開發及導覽培訓,加上交通部觀光局茂林國家風景處規畫,提供遊客感受不同的生態旅遊體驗。漫步於賽嘉社區生態步道,經常可以聽見遨翔天空大冠鷲和鳳頭蒼鷹的叫聲。幸運的話,保育類的朱鸝也會加入,發出低沉鼻音的聲音。晚上還可以聽到貓頭鷹的叫聲。根據研究調查,生態步道中的蝴蝶總共有90多種。目前賽嘉國小,在生態步道的入口建造蝴蝶生態園區。種植很多蝴蝶的食草,以及蜜源植物。如果來趟夜間生態之旅,側耳傾聽小雨蛙的發條聲,和莫氏樹蛙模仿火雞的叫聲、日本樹蛙嘰嘰嘰,類似蟲的叫聲,以及拉多希氏赤蛙模仿人類上洗手間的聲音,以及澤蛙向你要錢的叫聲。這些不同種的蛙類集體鳴叫起來非常熱鬧有趣,像是演奏田園交響樂曲一般。還有,螢火蟲的飛舞,如果你接受過訓練,你也可以學習叫聲,引貓頭鷹出現。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禮納里部落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台灣的的普羅旺斯-禮納里部落98年莫拉克風災重創屏北三鄉,政府協助居民重建家園,選定瑪家農場作為永久屋基地,因此將鄰近的三地門鄉大社村,瑪家鄉瑪家村及霧臺鄉好茶村三村的居民遷移來此,並由世界展望會援建永久屋,命名為「禮納里」部落,意為「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兒去的地方」。禮納里四周山林環繞,視野遼闊,屏北平原盡收眼底,美不勝收;在部落內信步而行,可以發現部落內教堂坐落四方,每座教堂外觀都有獨特造型,各自精采,是當地一大特色,也象徵著居民的虔誠。來一場「皇家祈福」的歡迎儀式,在慶祝的音樂聲下,跟著主人家手舞足蹈的跳舞,享受最單純的歡樂。伴隨旅人腳步而行的是隨處可見的原住民工藝品,代表珍貴的百合花、意味起源的百步蛇圖騰,家家門前還有象徵身份的木雕作品,走累了可以去體驗親手編織串珠的樂趣,在部落媽媽細心的指導下,人人瞬間都可變成工藝大師!在長榮張榮發基金會的努力下,建設了一所別具特色的國小-長榮百合國小,校舍風格非常活潑可愛,走廊上設置很多特色裝置,活動式的小迷宮,讓人打造獨一無二的關卡,開放式的鋼琴空間,讓有音樂天分的人,信手捻來就是一首天籟美聲,還有許多小巧思等待遊客來此發掘。基金會也輔導當地居民,組成全台灣第一個原住民「旅遊產業發展策略聯盟」,協助社區發展,文化傳承與環境保護,並把特有的原住民文化,轉變為獨有的觀光資源,提供不同於其他地方的旅遊體驗,身為遊客的你,準好來一場全新的旅程了嗎?!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裡面主要以展示、保存台灣原住民文化為主,是國內規模最大、最具研究價值的野外博物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管轄之「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位於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原為瑪家山地文化村,處於三地門、瑪家、霧台等3個原住民鄉對外交通之樞紐地帶,距屏東市僅24公里,交通便利,附近均為排灣、魯凱族群聚之村落,深具原住民文化特有氣息。園區成立於民國74年,佔地面積約82公頃,園內展示台灣原住民九族之文化,規劃成迎賓區、塔瑪麓灣區、娜麓區及富谷灣區。海拔145公尺至220公尺之間,地形頗為崎嶇,自然景觀極為俊美且富變化。 園區劃分為迎賓、塔馬路灣、娜麓灣和富谷灣四大參觀區。迎賓區位在園區入口,設有文物陳列室、工藝館、視廳館、八角樓特展館及解說服務中心。塔瑪路灣及富谷灣兩區皆以原住民傳統建築為展示對象,完整呈現聚落的風貌。娜麓灣區以動態表演為主,設有歌舞場,360度環形劇場及十族塑像的生活形態展示館,並設有「我們的教室」提供手工藝教學。園區建有登山步道,登高俯瞰整個園區,石板屋、竹屋、木屋等…高低錯落於綠林中,加上散置其間的山地雕刻,處處表露著原住民的傳統軌跡。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三地門文物館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翻開歷史的扉頁,在林木茂盛的中山公園裡,傳來陣陣的祝禱聲,那是日據時代的忠烈祠,遠在十九世紀間,饒富著神秘與肅穆的神社所在。此刻,撫索著六十四塊故事牆,想像傳中的神話故事與傳統排灣生活,一處充滿藝術與人文的文化聖地,隨即映入眼簾,這是三地門文化館,一處守護排灣文化的聖地,一處值得您佇足的文化之旅。午后,坐在陽傘下,接受陽光與微微涼風的洗禮,或是倚靠「觀景台」的欄循眺望山景,細細品味沁心透涼的檸檬愛玉以及石板烤肉、還有奇拿富、伊拿筆浪、金瓜糕…等數十種傳統風味美食,以滿足每一張挑剔的嘴;這間與舞台相對望的部落廚房,就像媽媽般為我們準備各種貼心的美食傳統的味道,就這麼緊緊抓住每一個人的胃。一曲又一曲來自藝術最深沉的感動,一幕又一幕觸動人心的肢體撼動,以排灣三寶為景的舞台上,有著一群以傳統舞蹈為大地而唱的朋友們,透過力與美的舞蹈相互交織、震撼大地嘹喨的歌聲像似翱翔於天際的鷹,歌聲恣意穿梭在風與雲間;他們唱出大地的智慧與人文的柔情,他們喚回五線譜上的人文薈萃,悠悠地唱起的記憶詩,迴盪山谷、觸動心弦,這是神社音樂的樂章。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岩板巷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岩板巷位於霧台部落內,其地面以石板鋪設而成,充滿了魯凱文化的風情,是來到霧台部落不能錯過的景點。以石板為底、陶壺為指引標記,沿巷的雕刻,描述著許多故事,正在織布的婦女、臉上布滿風霜的部落長老、英氣勃發的狩獵英雄、欣喜報戰功的獵人…,看著這些雕刻,不僅可以了解魯凱族人的平日生活,也能欣賞魯凱族人的藝術造詣,是領略魯凱文化的最佳入門途徑。岩板巷的道路護欄及指標以陶壺製成,而路徑也是依照百步蛇的行徑所設,經過的房屋,有的是傳統的岩板屋,有的則是新式的行走其中,還可以同時欣賞到傳統的岩板屋,以及用現代工法建造的石板屋,十分有趣。石板屋的門口低矮,進去時人們需要低下頭甚至彎腰才能進入,而內部沒有任何水泥柱,完全是以石板擺放支撐而成。石板屋的大小以家庭人數來決定,大家庭由於人數較多因此需要大的空間居住,反之小家庭則是建造較小的石板屋居住。此外有一個習俗,就是當家人往生之後,家族便會將他埋葬在石板屋裡的地面之下,再用泥土填蓋恢復地面平整。至今所有石板屋建築中,唯一原封不動,維持早先使用情形的石板屋只有在這裡才能見到,是長年未經變動的重要古蹟。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耶穌聖心堂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天主堂是石板屋的教堂,內部的牆面以大塊石板鋪設而成。教堂的重要裝飾即為石板圖飾,是由藝術家雕刻並且經由了解石板習性的專人黏貼而上。其中最為特別的是教堂內的座椅全是當地族人雕刻的人形座椅,這些人形座椅個個背著裝有聖經的書包,並且一律「向右看」。天主堂內有一個蜂窩,蜂窩對於原住民而言是團結的象徵,就如同母雞保護小雞一樣,是由一個大家長來庇護底下的人民,村民就好比是羽翼下的小雞,蜂窩裡頭的蜂群,備受疼愛保護,並具有團結合作的精神,因此將蜂窩擺放於此有著特殊的涵義。在建造教堂時並沒有機器搬運石板,天主教堂是由每一個人同心協力運送石板到這裡,並且一塊塊拼貼建蓋而成,保留著大家付出血汗建造的水泥柱,為全村的團結精神留下紀錄。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賽嘉驛站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位置在三地門鄉賽嘉國小,是ㄧ所飛行與生態特色學校,由山地門鄉前往在185線23k進入有指標,由泰山鄉前往是在185線17k進入賽嘉部落,在賽嘉集會所旁路進到賽嘉驛站。茂管處以水的意象規劃賽嘉驛站,由賽嘉國小認養管理驛站,校長非常歡迎來賓蒞臨賽嘉部落,並感動茂管處為驛站增設學校ㄧ樓樓梯口飲水設備、化妝室兼淋浴設備、休憩與觀景平台建設,停車長廊,配合服務遠來遊客中途休憩最方便的驛站,希望善加利用,並請維護保持學校環境清潔,隨手做環保,學生上課期間請勿影響。學校左側規劃通往飛行傘場的賽嘉生態步道,全長2,100公尺是賽嘉部落的後花園,健身、賞景、觀生態最優的地方,健行、登山請注意自身安全。 特色賽嘉驛站 飛行與生態的特色學校 驛站停車處 賽嘉生態步道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三和部落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瑪家鄉三和部落最早拓荒史的私房故事:瑪家鄉三和部落原來是「隘寮、沙地、光地」,如何演變成現在的綠地,是一位來自美國的牧師喬艾光在民國32年用台灣基督教福利會(簡稱「TCS」)的資源,幫助原先由霧台、三地門、瑪家鄉三個鄉的原住民移遷來隘寮墾荒。這些原住民與沙石爭地,向沙地要糧,堆大石、砌矮牆,鏟沙地成農地。「TCS」聘請了漢人王順調先生,以及高順良先生,指導農作物耕作。並發動每戶給1.73甲的農地以及農作物的種子,給予生產的技術訓練。並以工代賑,每年每月可以領22磅麵粉、2磅石油,以及救濟衣服及物資,滿足每個家庭基本生活所需。這期間歷經千辛萬苦,但是有些時候,依然克服不了農作物收成欠佳、貧窮不足溫飽的境遇。曾經,也有人起鬨,要大家回山上討生活,所幸,有多項改善措施,從無到有的重建,終於得以安定下來。 此時的三和部落就是喬牧師為代表的「TCS」和漢人王順調先生,以及原住民高順良指導員等這三方面共同幫助先民合力奮鬥的「隘寮懇區山胞移駐地」。民國56年,經村民大會會議決議改名為「三和村」。 三和村實際有三個村─ 北村玉泉社區排灣族、中村三和社區排灣族,和南村美園社區排灣族、魯凱族的居住地。 三和村手工藝 ─ 原住民工藝工作室在屏37線上 撒卡勒文物陳列館 ─ 2003年成立,是魯凱族文化藝術雕刻家撒卡勒,也就是漢名彭水光牧師所創立的。彭牧師的每件作品都有民族文化創作故事。他是一位非常幽默、親切、開朗的藝術家,造訪欣賞他的木雕,一定要先跟他預約,請他細說。聽他講述自己的創作故事,非常精彩。他也是一位金曲獎的得獎人,多才多藝,是國寶級的人物。彭牧師擅長於木雕、石雕,和傳統歌謠創作,是非常幽默的傑出木雕家兼音樂家。撒卡勒文物陳列館 地址:瑪家鄉三和村美園巷101號,電話:(08)799-3105。 愛妹手工藝坊 ─ 謙虛的康愛妹女士於97年獲得魯凱族特色商品競賽獎。她用愛心和信心、經驗,加上將族人舉辦的傳統婚禮呈現在作品上,不論是設計、佈置和花轎,都加高度的創意,得到很多部落人的讚賞。她的作品,不論是琉璃珠、繡頭飾,及包帶等,都是一級棒的。電話:(08)799-1711。住址:瑪家鄉三和村美園巷30號。 可勒可工作室 ─ 孫瑞珠女士是傳統刺繡及珠繡手藝家。腊染是她的專長手藝教學,非常有創意和巧思。電話:(08)799-3141,住址:瑪家鄉三和社區。 巴書郎木雕工作室 ─ 無師自通的林永森老師,出身於貴族之家,憑著自己的興趣與天賦,從事木雕工作二十多年,目前在北葉國小和屏科大教導木雕課程。工作室在三和社區內,電話:0910756332。 都拉巴拉斯工作坊 ─ 賴春菊女士因為參加政府的永續就業計畫,培養了第二專長,在皮雕、浮雕以及立體雕刻的創作上,作出非常好的成續,賦予皮雕全新的生命面貌。她用感恩的心從事創作,回饋社區。工作室電話:(08)799-4385,住址:瑪家鄉玉泉社區。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大津瀑布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大津瀑布位於縣道185線沿山公路2k旁之大津風景區內。當地人稱它為「大烏瀑布」或「尾寮瀑布」,也有人叫它「新豐瀑布」。瀑布共有五層,第 一、二層的路線較大眾化, 已建置有完善的步道,而濃密樹蔭有如天然的陽傘,讓這裡顯得清涼幽靜,常吸引許多遊客。瀑布高約20公尺,呈現90度,如白綢般從山崖垂掛而下,水量雖不大,但也別有一番娟秀的味道;溪谷腹地不大,然而樹蔭茂密,徜遊其間更覺水聲氣氛磅礡,十分冰涼,是消暑的聖地。登上涼亭遠眺屏東綠野,更是遊客不容錯過的美景。由於第三、四、五層瀑布位於深林中,較不易進入,人跡罕至,易有蛇蟲出沒,想要親臨最好有完整的裝備。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點名稱:
    卡拉瓦石板屋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達拉拔樣位於霧台村活動中心的左側巷內,位置較不明顯,達拉拔樣對於霧台部落的族人來說,是真正的大貴族、大頭目,從屋外的大榕樹和立石標記及屋簷下的木雕就可以看得出來。大頭目家屋外總是有一大庭院,當部落有重大事項需要由頭目向族人宣佈時,族人便會在頭目家屋前集合。達拉拔樣的家族源頭可以追溯到舊好茶時期,魯凱族人從台東遷居到舊好茶之後,因為人口逐漸增多,所以由平民外出拓荒,在今霧台定居下來之後,再派舊好茶的頭目家族成員到霧台當家,成為現在的達拉拔樣家族。  
文章標籤

12f 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